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其三)

扰扰知何事,人间即梦间。

试从千佛转,能见几人閒。

水落元通月,云行不碍山。

长歌和樵者,日暮抱薪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其三)》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扰扰知何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间纷繁复杂的疑惑与厌倦。接着,“人间即梦间”暗示人生如梦,短暂而虚幻,强调了生命的无常。

“试从千佛转”运用佛教意象,比喻人生的流转,试图在佛理中寻找解脱。然而,“能见几人閒”又揭示出在忙碌的人世间,真正能够找到闲暇享受生活的人寥寥无几。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水落元通月”描绘了水面平静,月亮倒映其中的宁静画面,象征着心灵的清澈与超脱。

“云行不碍山”则以自然景象寓意心境,云彩飘过山头,却不妨碍山的峻岭,暗示诗人虽处世事之中,但内心保持着自由自在的状态。最后两句,“长歌和樵者,日暮抱薪还”,诗人选择与樵夫一同歌唱,傍晚时分满载柴火归家,形象地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简朴生活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深沉的哲思和生动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越,以及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马文壁画二首(其二)

小桥危跨壑,破屋幸依山。

避地人相过,朝天客未还。

麝眠春草外,猿挂古松间。

寂寞南窗月,残书亦久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黄湾述怀二十二韵寄钱思复

海岱初云扰,荆蛮遂土崩。

王公甘久辱,奴仆尽同升。

远适将妻子,端居谢友朋。

草堂森苦竹,瓜圃蔓寒藤。

地尽山光断,天昏海气蒸。

夜深常畏虎,秋后更多蝇。

鹤发愁难理,乌皮懒自凭。

娉婷羞不荐,龌龊怯先登。

拔剑歌谁和,闻笳寝复兴。

过逢欣已绝,疾病恨相仍。

自拟秦民去,重烦鲁使徵。

吹毛多见谪,刺舌尚须惩。

耆老惟君在,文章对客矜。

才全怀白璧,道重比朱绳。

虎榜名非忝,鸡林价尽增。

极知童子陋,深愧大巫称。

最忆春停骑,高谈夜剪灯。

病驹终弃掷,生鹘必飞腾。

迹已从信屈,时多任爱憎。

赋诗閒莫废,好事老犹能。

汉月今频满,天河本自澄。

山阴有孤棹,雪下兴还乘。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丁未除夕

东风来日本,北斗辟玄枵。

坐并华榱荫,班违紫禁朝。

清觞陶令节,明烛炳通宵。

曲付蛾眉唱,香添鹊尾烧。

俗传傩逐厉,事类博成枭。

旧疾应全减,新欢且共要。

压城云暗度,侵幔雨斜飘。

红拆丛梅萼,青缄弱柳条。

明朝还献岁,更颂玉盘椒。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壬子夏端居二湖与二三子读苦书而热如焚一坐四迁杜少陵发狂大叫非过言也回思云间时往来吕邵仁族其地有林薮之美池台之胜可以避暑而游士寓公咸会于此相与穷日夜为乐及兵变之后所至成墟海内忘形半为异物感衰荣之无定悼生死之相违遂成三十四韵粗述其事云

地僻从吾放,山深少客过。

昏昏蒸酷暑,郁郁抱沉痾。

断酒愁为敌,抛书睡作魔。

云生空望雨,水涸不通河。

唱和闻蛙吹,遨游记鹤坡。

辋川移绝境,瀑布激悬波。

数子论新好,诸翁乐太和。

百篇齐屈贾,五字逼阴何。

共哂佯狂彻,焉知好辩轲。

冰壶清莫比,铁砚老犹磨。

公子时同载,将军夜不诃。

结交真有道,与物总无他。

每喜方舟坐,何烦信马驮。

秋风千户竹,宿露半池荷。

席赌藏钩令,亭邀窃药娥。

颇黎行冻蚁,玛瑙进寒鼍。

潦倒衣从湿,敧倾弁或俄。

胡雏能觱栗,汉女善颦婆。

对舞翻朱袖,群讴敛翠蛾。

纷纷方大噱,浩浩渐微酡。

壶中恒三马,诗成愧一螺。

如何弃俎豆,却复老干戈。

落雁长淮远,蜚鸿大野多。

死生俱异域,出处不同科。

泪泣荆人玉,肠回织女梭。

秪怜成肮脏,及此叹蹉跎。

室已如悬磬,门今信设罗。

凌霄萦小草,平地引危柯。

水鸟浮沈戏,林蝉断续歌。

分甘留白屋,身免束青緺。

晚牧幽湖上,春耕曲涧阿。

丹砂寻旧井,金刹过祇陀。

岂复同般乐,应知废切磋。

茫然感平昔,兴发强吟哦。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