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舅秦翁生辰

近亲同里门,远亲异乡邑。

何况舅甥欢,津梁千里隔。

宿昔忝乘龙,门阑在咫尺。

阿翁豪且贤,雅称闾右室。

迟暮无它男,所托惟女息。

廿年随宦游,庭阶亦寥寂。

中岁鞠两雏,恩勤瘁心力。

女儿在襁褓,男儿操纸笔。

翁媪岁时来,抚摩均自出。

伊予久怀归,蹉跎年岁逼。

恻怆骨肉情,含辛念非一。

两雏忽相牵,长跪绕我膝。

届兹中元秋,阿翁弧矢日。

宾从列中堂,杯觞行络绎。

儿母在天隅,间阔增烦悒。

请耶篹片词,寄我离孙臆。

我闻两雏言,吟叹心戚戚。

孩抱亦何知,母慈良可识。

翁今七十三,媪亦过七十。

丹颜未全改,缜发但稍白。

矫矫矍铄姿,少壮或不及。

海桑千仞枝,池桃千岁实。

郁郁岱山松,累累丈人石。

持此寿翁媪,永列丹台籍。

时和复年丰,娱乐加餐食。

早晚归山樊,聚首多夷怿。

挥翰为长歌,歌阕情未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岳父秦翁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相互扶持。开篇即以“近亲同里门,远亲异乡邑”点明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强调了亲情的纽带。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与岳父秦翁的过往,表达了对秦翁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诗中提到秦翁的“豪且贤”,以及他作为家族长辈的影响力,通过“雅称闾右室”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秦翁在家族中的地位与威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秦翁晚年生活的关怀,特别是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与成长的关注,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责任与爱。

在描述秦翁的年龄与身体状况时,诗人使用了“七十三”、“过七十”等数字,以及“丹颜未全改,缜发但稍白”的描写,既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也突出了秦翁的健康与活力。通过“矫矫矍铄姿”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赞美了秦翁虽年高但仍精神矍铄的状态。

最后,诗人祝愿秦翁与岳母长寿,并希望在和平丰年的背景下,家庭能够共享欢乐与美食,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待。全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长辈的敬爱与对家庭和谐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冬夜方胥成过访

玄云结重阴,北风凄且寒。

端居寡言宴,惜此芳岁阑。

客从远方来,入门正其冠。

解装出所有,赠我青琅玕。

其物有光耀,握之感且叹。

华镫列堂隅,酌醴羞盘餐。

片言意气合,昵若平生驩。

风雅久沦替,学海多狂澜。

众目徒荧荧,谁为旷古观。

问君四方志,前路何漫漫。

时俗贱文史,世事多艰难。

勉哉树芳轨,荣名不可殚。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春日寄陈从训

上日临高台,平堤草已绿。

感物动我思,骋望春江曲。

春江不可涉,幽人在空谷。

葺彼桂兰宇,好此萝薜服。

舒啸穆鸾凰,结佩锵琼玉。

居依戴颙宅,游踵焦君躅。

岂无席上珍,风尘匪所欲。

一为倾盖言,相期违世俗。

十年旷良觌,念子心烦促。

寤寐岂不谐,绵道如川陆。

悠悠河上鱼,渺渺云中鹄。

缅怀一札书,徒勤万里目。

眷言崇令名,加餐以为祝。

形式: 古风

题崔仲素郡丞抚松亭

藐彼海上山,云气何寥廓。

中有孤丘亭,苍茫临大壑。

约壁荃与兰,涂材匪丹雘。

亭端亦何有,长松双落落。

下根盘虬龙,上干栖鸾鹤。

泠风无时休,秋霜被已薄。

主人北州牧,解组耽恬漠。

亭中谐寤言,松下恣盘礴。

月出鼓鸣琴,永夜声萧索。

载咏彭泽吟,古今偕至乐。

顾见泰山隅,五株良有托。

万古称秦官,贞心无乃怍。

请移植此亭,为假山中爵。

食彼偓佺伦,共鍊延年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閒居述怀

白日御飙轮,西下何其速。

河流东到海,日夜波声蹴。

人生正百年,荣华不满目。

君今亦胡为,沈吟长蹢躅。

北里有良友,南邻多旧族。

相羊山水间,声若丝与竹。

斗酒可相娱,极宴适所欲。

何必宛洛游,裘马相徵逐。

制命固在我,无为自局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