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怀素书

上人工书世所稀,于今散落无复遗。

君从何处获数幅,败绢苍苍不成轴。

云流电走何纵横,昏醉视之双目明。

烈火烧林虎豹慄,疾雷裂地龙蛇惊。

须臾挂壁未收卷,阴风飒飒来吹面。

秪疑神物在闇中,宝秘不令关俗眼。

嗟余平生不识书,但爱意气豪有馀。

欲求数字置座侧,安得满斗千金珠。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间罕见的手工书卷,如今散失不再留存。
您从哪里得到这几幅,破旧的丝绢已无法成卷。
云彩流动如电,纵横交错,即使昏醉也使目光清晰。
烈火焚烧森林,连虎豹都畏惧,疾雷震动大地,龙蛇也为之惊慌。
片刻间,画卷挂在墙上未收起,阴风吹过,凉意拂面。
只怀疑是神妙之物隐藏在暗中,珍贵无比,不让凡夫俗子轻易看到。
我一生不懂书法,却独爱那份豪迈之气。
想求得几行字挂在座位旁,哪里能寻得满斗价值千金的墨宝呢。

注释

世所稀:世间罕见。
败绢:破旧的丝绢。
云流电走:云彩流动如电。
昏醉:喝醉。
烈火:猛烈的火。
阴风:冷风。
神物:神奇的东西。
意气:志向和气概。
满斗千金珠:价值极高的墨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人工艺作品的赞美与自家书法艺术的自信。开篇两句“上人工书世所稀,于今散落无复遗”表达了珍贵的古代工艺品如今已难寻觅,只剩下零星散失的遗迹。这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去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状态的感慨。

接着,“君从何处获数幅,败绢苍苍不成轴”则是对友人收藏的古书法作品表示惊讶,这些作品虽然残破,但仍然有着不可多得的价值。诗人由此展开了对这些作品的艺术感受:“云流电走何纵横,昏醉视之双目明。”这一段落描写了古书法的雄浑与力量,就如同天空中的云和雷鸣一般,使得观者即使在朦胧中也能清晰感受到其艺术魅力。

“烈火烧林虎豹慄,疾雷裂地龙蛇惊”则是进一步形容这种书法给人带来的震撼,如同大自然的力量,能够激起观者的强烈情绪。紧接着,“须臾挂壁未收卷,阴风飒飒来吹面”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欣赏,更希望将其永久保存的愿望。

“秪疑神物在闇中,宝秘不令关俗眼”则强调了这些艺术品的珍贵与独特,不应被凡俗之人所见。最后,“嗟余平生不识书,但爱意气豪有馀。欲求数字置座侧,安得满斗千金珠。”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对古籍学问并不精通,但对于书法艺术充满热爱,并希望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如同拥有满满一斗的金珠宝贝一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工艺品和书法作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家艺术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物是精神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

括苍道里远,致此良亦难。

层崖万仞馀,腾出浮云端。

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

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

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馀闲。

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

形式: 古风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淡树石屏

昔行巩洛间,马瘦天复阴。

寒烟淡不收,一拂横长林。

当时无画工,负此清赏心。

今朝石上迹,历历皆可寻。

轻素已纷泊,老干仍萧森。

坐令高兴还,野气生衣襟。

丹青不耐久,风日易消侵。

何如造化真,更彼岁月深。

昌言家素贫,购此糜百金。

请镌好事名,千古无消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缚虎图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

为人少谐合,不肯畜妻子。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

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

万象皆自然,神工相表里。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寸纸。

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致。

虽云锁纽牢,观者犹披靡。

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

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

孙生傥未见,画此亦何理。

明知非世人,羽化实不死。

愿君佗日归,置之成都市。

必有乘槎人,庶几能辨此。

形式: 古风

和兴宗夜直听雨

□茫冻雨来,入夜势增急。

纵横挟春风,飘洒相喷吸。

败窗端见欺,遽有万点入。

先生伏经编,眼冷倍昏涩。

夜分童仆倦,跛倚厌久立。

灯火为溟濛,诗书亦沾湿。

夫君储善价,未售不悁悒。

物华迎霁新,佳赏时将及。

囷中秫几何,营酿须汲汲。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