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曾国藩所作,表达了他对王仲宣(王粲)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囗囗苦忆王仲宣”中的“囗囗”可能是作者对王粲的昵称或敬称,被省略了,但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王粲的深切思念。他将自己的官帽“投簪”一掷,象征着放下世俗事务,沉浸在对王粲的追忆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年促膝从予坐”回忆了与王粲相处的时光,他们曾长时间地促膝交谈,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接下来,“四海低头道子贤”描绘了王粲的才德之高,使得天下人皆为之折服。
“北李南何各坛坫”提及的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暗示王粲在文学界的崇高地位。而“枫青塞黑与缠绵”则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了诗人对王粲的思念如同连绵不断的山川,深沉而持久。
最后两句“因君更逐停云想,望断襄阳落照边”,诗人借由眼前的景色,表达了对王粲的无尽思念,仿佛能看到他在襄阳的落日余晖中,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友人的诗篇,展现了曾国藩对王粲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