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孝廉巢端明(其一)》由清代诗人陈苞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的回忆与追思,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首句“隔岁相逢话苦辛”,点明了与逝者重逢时的场景,虽是隔年,却仿佛昨日,言谈间充满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流露出对逝者生前经历的深切同情和怀念。
“秀眉绿鬓旧纶巾”一句,通过描绘逝者生前的形象,展现了一位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人物形象。秀眉绿鬓,旧纶巾,不仅勾勒出外在的风采,也暗示了逝者内心的高洁与雅致。
“每攀柏树双垂泪,偶著荷衣一见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攀柏树而垂泪,表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与不舍;偶著荷衣,既是对逝者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其品格高洁的象征。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逝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安坐从容知缮性,高翔寥廓得閒身”则表达了对逝者人格修养的高度赞扬。安坐从容,意味着逝者在生活中保持了平和与自在的态度,知缮性则体现了其内在的道德修养。高翔寥廓,得閒身,则是对逝者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
最后,“少微星堕惭难借,翡翠兰苕空自春”两句,以星辰坠落、翡翠兰花独自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遗憾与惋惜。少微星堕,暗示了逝者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或施展的机会;翡翠兰苕空自春,则寄托了对逝者美好品质与未竟事业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高尚人格的敬仰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