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十日春晴几日,得堪行处便须行。
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
当信光阴如过隙,莫教风雨暗长檠。
乘阳不碍游人路,定看花骢正勒鸣。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嵲所作,名为《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的画面,表达了珍惜光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九十日春晴几日,得堪行处便须行。" 这两句强调了春天有限的好时光和行动的迫切性,"九十日"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九到九十之间,即春季末期,这时节气候多变,晴好的日子不多,因此诗人提醒自己及时行乐,不要错过美好的时光。
"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 这两句则描写了官员闲暇的生活和对春天美景的享受。"官因局冷"表达了仕途不顺或职位闲置的情况,"常多暇"指的是因此有更多的空闲时间。"眼到花开亦暂明"则是说每当看到花朵绽放,也只是一时的光景,提醒人们要珍惜这些短暂的美好。
"当信光阴如过隙,莫教风雨暗长檠。" 这两句用了对比手法,强调时间易逝和自然界变化无常。"当信光阴如过隙"将春日的阳光比作流水,意味着时光易逝,应及时珍惜。"莫教风雨暗长檠"则是告诫自己不要让阴雨天气影响心情,使时间变得漫长而无所作为。
"乘阳不碍游人路,定看花骢正勒鸣。"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乘阳不碍游人路"是说在晴好的日子里,不要让任何事情阻挡自己的行进。"定看花骢正勒鸣"则是确定地去欣赏那些如同奔跑的马匹一般美丽而活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易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珍惜时间、积极生活的哲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秋来未省举杯频,却扫空山绝众宾。
寂历平林方陨叶,扶疏丹桂独生春。
天高地迥轮当午,露白星稀夜向晨。
闻道开樽成浪语,不妨聊作独醒人。
长来栖遁兴偏浓,秋日山光望欲空。
圆纹被水川涵雨,碎影翻林树带风。
群山绵亘多连峡,微水潆洄只向东。
各有田园归未得,追陪强欲备邻翁。
风积同云凝,飞花际八寰。
碧流连远水,玉立认群山。
戎马逾猖獗,生民政险艰。
兔园歌吹地,回望损朱颜。
寒风动原野,密雪度层轩。
素积长郊色,青馀远岫痕。
轻冰幽沼合,栖鸟暮丛喧。
边骑暗河洛,应无闭户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