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处天下之至难,行乎若素;
后百世而尚论,文如其人。
这首挽诗《代孚威挽陈韬老》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杨圻所作,通过“处天下之至难,行乎若素”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陈韬老先生在面对人生艰难时,依然能保持平和与从容的态度的赞美。这种“行乎若素”的精神,即是在面对困难时不显山露水,不急不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体现了陈韬老先生的高尚人格。
“后百世而尚论,文如其人”,则表达了诗人对陈韬老先生作品的高度评价。这句话意味着即便在百年之后,人们仍然会推崇他的文章,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他的人格特质。这不仅是对陈韬老先生文学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赞扬。
整首挽诗虽未直接展现具体的文字内容,但从这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陈韬老先生深沉的敬意和缅怀之情,以及对其作品深刻内涵的认同。杨圻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仰和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
不详
六十载相依为命,悠悠日月数昭阳,可怜斑竹共招魂,草间尚有遗臣,欲吊湘君惟涕泪;
廿四年到处无家,历历兴亡见天宝,此后苍梧同伏腊,地下若逢先帝,寄言龙种尽平安。
人皆有父母;神独报恩慈。
三十年投笔共驰驱,运筹决胜志勇兼人,沥胆披肝君最久;
旬日间采薪成永诀,事业交情公私一恸,素车白马我来迟。
安得尽母之大慈大悲,一言而为天下法;
似闻已仙去七月七日,词中有誓两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