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其二)赠吴伯承

人物羲皇上,诗名沈谢间。漫郎元自谩为官。

醉眼瞢腾、只拟看湘山。小隐今成趣,邻翁独往还。

野堂梅柳尚春寒。且趁华灯、频泛酒船宽。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张孝祥所作,名为《南歌子(其二)赠吴伯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人物羲皇上”一句描绘了一幅仙境图画,其中的人物仿佛超脱尘世,与羲皇(古代神话中的神祇之一)相提并论,表现了作者对于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沈谢间”是诗中的人物自述,他似乎在自嘲自己的官宦生涯,不过是沾染了一些尘世的气息。然而他内心渴望的是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状态,故有“漫郎元自谩为官”的感慨。

接下来的“醉眼瞊腾、只拟看湘山”则描绘了作者在酒精的作用下,对现实世界的视而不见,而是专注于心中所向往的山水之美。这里的“湘山”象征着一片心灵的净土。

“小隐今成趣,邻翁独往还”表明作者已经在小小的隐居生活中找到了乐趣。而“邻翁独往还”则显示了他对朋友或同道之人的思念和期待,他们之间的情谊超越了空间的隔阂。

“野堂梅柳尚春寒”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时节梅花与柳树依然带有寒意的画面,传达了一种清新的生活态度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悟。

最后,“且趁华灯、频泛酒船宽”则是作者在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用华丽的灯火和悠闲的酒船来享受人生。这里的“华灯”与“酒船”都是对生活乐趣的一种象征,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简单快乐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他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智慧。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

俭德仁诸族,阴功格上清。焚香扫地夜朝真。

看取名花浮玉、鉴齐精。宝篆融融满,□流细细倾。

双亲俱寿八千龄。却捧紫皇飞诏、上蓬瀛。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拾翠羽

春入园林,花信总诸迟速。听鸣禽、稍迁乔木。

夭桃弄色,海棠芬馥。风雨霁,芳径草心频绿。

禊事才过,相次禁烟追逐。想千岁、楚人遗俗。

青旗沽酒,各家炊熟。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

形式: 词牌: 拾翠羽

柳梢青(其一)饯别蒋德施、粟子求诸公

重阳时节。满城风雨,更催行色。

陇树寒轻,海山秋老,清愁如织。

一杯莫惜留连,我亦是、天涯倦客。

后夜相思,水长山远,东西南北。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

碧云风月无多。莫被名缰利锁。

白玉为车,黄金作印,不恋休呵。争如对酒当歌。

人是人非恁么。年少甘罗,老成吕望,必竟如何。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