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元殿赐牡丹

九重羯鼓声动地,万年枝上回春意。

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

焚香再拜皋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沉的羯鼓声震动大地,万年树上传来春天的气息。
上天派嫦娥撒下一片枝叶,最先飘到山间的农户家。
人们焚香虔诚礼拜,感受着皋国之美,知道这是皇上的恩赐。
我渴望人世间永远春光常驻,长久欣赏这花朵的美丽色彩。

注释

九重:指皇宫深处,表示地位崇高。
羯鼓:古代打击乐器,声音宏大。
姮娥:即嫦娥,月宫仙女。
山人家:指乡村居民。
焚香:点燃香料,表示敬意。
皋国色:可能指皋陶之德,或指某地的美景。
帝力:皇帝的力量或恩典。
人间春不老:永恒的春天,象征希望和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宫廷内景和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永恒不衰的美好愿望。开篇“九重羯鼓声动地”与“万年枝上回春意”两句,设置了宏伟壮丽的背景和对长久生机的渴望。

接着,“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这两句,则是通过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姮娥,将花朵赐予世间,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人家,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也寓意着皇恩浩荡,如同春天般普惠大地。

“焚香再拜皋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这两句,通过对宫中祭祀与自然降雨的描述,再次强调了皇权的神圣和自然界不可思议的力量。同时,"焚香再拜"也可理解为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崇敬之情。

最后,“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则是诗人的真挚表达,希望世间美好的景象永远不会衰败,对这花朵颜色的喜爱和赞赏达到顶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皇宫生活的描绘,以及作者对于美好事物不老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文情怀与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蜀相庙

我谒武侯祠,阴廊草凄凄。

当时南阳结庐学龙卧,深山大泽无人知。

胡为蜀先主,三顾前致辞。

欲烦恢复天下计,先生筹策天下奇。

浩然出山来,凛凛虎豹姿。

乘时既得人,上曰真吾师。

已晓关与张,二子不复疑。

孤有孔明在军中,如龙有水相因依。

历数既有归,破贼当自兹。

可怜复汉社稷心未已,当时三峡图垒空巍巍。

先生有才过曹丕,中原恢复未可知。

惜哉军务劳,一心死无私。

出师一表如皎日,千古万古鸿名垂。

形式: 古风

锦城秋暮海棠

锦城海棠妙无比,秋光染出胭脂蕊。

日照殷红如血鲜,箭砂妆粒真珠子。

玉环著酒睡初觉,脸薄粉香泪如洗。

绛纱穿露水晶圆,笑杀荷花守红死。

蜀乡海棠根本别,有色有香成二美。

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锦袍公子汗血驹,宾客諠哗间朱紫。

有酒如池肉如山,银烛千条照罗绮。

萧娘十八青丝发,手把金钟歌皓齿。

神仙艳骨世所无,歌声直入青云里。

江南倦客惨不乐,鸣笛哀筝乱人耳。

干戈满地行路难,屏里吴山数千里。

遥怜花国化青芜,浪蕊浮花敢欣喜。

草堂无诗花无德,窃号花仙宁不耻。

春花撩乱亦可怜,秋花烂熳何为尔。

花前妙舞曲未终,红雪纷纷落流水。

薄命佳人只土尘,抛杯拔剑长歌起。

形式: 古风

斡鲁垛观猎

黑风满天红日出,千里万里栖寒烟。

快鹰已落蓟水畔,猎马更在燕山前。

白旄黄钺左右绕,毡房殿帐东西旋。

海青眇然从此去,天鹅正坠阴崖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豫章驿

豫章门外尽青原,高阁临江喜尚存。

莺舌澜翻嘲鹤静,鸥心恬淡厌蛙喧。

绿波淼淼投书渚,翠竹森森写韵轩。

约客不来人已远,满天风雨又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