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一)秋望

秋雨里。目为一溪烟水。隐隐人家疏树底。

渡头灯火起。风弄远汀蒲苇。香冷虚堂窗几。

陡觉夜凉侵翠被。好怀今有几。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谒金门·秋望》描绘了一幅秋雨中的静谧景象。"秋雨里。目为一溪烟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雨中的景色化作眼前的一片迷蒙烟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淡淡的雾气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隐隐人家疏树底。渡头灯火起",远处的人家和稀疏的树木在雨中若隐若现,而渡口处的灯火则点亮了这幽暗的角落,透露出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展现出秋夜的寂寥与温暖并存。

"风弄远汀蒲苇。香冷虚堂窗几",微风吹过,远处的河洲上蒲苇摇曳,带给人清凉的感觉。而室内,虚堂空荡,只有冷香飘过,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寂静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最后,"陡觉夜凉侵翠被。好怀今有几",诗人突然感到夜间的凉意穿透了翠色的被褥,触动了他的内心。他不禁问自己,在这样的秋夜,还有多少情怀可以寄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深思索。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秋雨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情感的独特感悟,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意境。

收录诗词(168)

邵亨贞(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字:□孺
  • 号:清溪
  • 籍贯:云间(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309~1401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二)秋望

山隐隐。天际暮云收尽。蘋末秋生风渐紧。

楚江千万顷。江上美人无信。换却潘郎双鬓。

几夜相思天远近。雁来犹未准。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点绛唇(其一)暮登新安镇城楼

暮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雁边云暝。

目力随天尽。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西风紧。

乱沙成阵。故恼双蓬鬓。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二)暮登新安镇城楼

荒草寒烟,几年不到新安路。旧时行处。

流水迷官渡。万里风埃,掇送流年度。伤迟暮。

东驰西骛。俛仰成今古。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三)秋夜横泖旅窗听雨,有怀故园

两鬓秋风,掩关坐听黄昏雨。灯前自语。

世乱甘清苦。蔓草愁烟,荒却东陵圃。归期阻。

荆榛满路。投老知何处。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