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三首(其一)

细字忽难读,松窗失朝晖。

开帘视天宇,屯云凝如黳。

霏微乍喷洒,翕忽看淋漓。

斯须建百川,中庭即方池。

秋雷亦动地,势汹万鼓鼙。

虚檐忽无声,苍狗变白衣。

飘摇露穹碧,凉飙洗蒸炊。

雨师真解事,作止适所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降临的情景,诗人细腻地捕捉了雨前、雨中、雨后的自然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首先,诗人在“细字忽难读,松窗失朝晖”两句中,以“细字”和“松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暗示着雨将至的宁静时刻。接着,“开帘视天宇,屯云凝如黳”描绘了乌云密布的天空,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霏微乍喷洒,翕忽看淋漓”两行生动地描述了雨的开始,从细微的雨滴到逐渐变得密集,形成淋漓的雨幕。接下来,“斯须建百川,中庭即方池”形象地展示了雨水汇聚成溪流,甚至在庭院中形成了小池塘的景象。

“秋雷亦动地,势汹万鼓鼙”两句则描绘了雷声轰鸣,仿佛千军万马的鼓声,增加了雨夜的震撼感。“虚檐忽无声,苍狗变白衣”表现了雨势突然减弱,乌云散去,天空恢复了晴朗。

最后,“飘摇露穹碧,凉飙洗蒸炊”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碧蓝与清新的空气,以及凉爽的风驱散了暑气。“雨师真解事,作止适所宜”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认为雨神能适时降雨,恰到好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雨的壮观与美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秋雨三首(其二)

十日丽辰次,如环了无端。

人言秋甲子,畏湿不畏乾。

向来谯门道,旁立三尺坛。

故勤壁间缘,一起泥中蟠。

青衣跃且躁,有如沐猴冠。

先声忽洒道,直此辰与干。

迩来未旬浃,三见急雨寒。

黄流抺河草,连樯度平澜。

良苗有佳色,未觉千亩宽。

时旸亦须早,无使江湖翻。

形式: 古风

秋雨三首(其三)

华首三不遇,求田亦良图。

莫嗔湖海士,豪气故不除。

扶犁本吾事,二顷终胜无。

绕舍生蒿蓬,闭门种英芜。

从渠百尺楼,笑此蜗牛庐。

吴中久卜邻,会从故人居。

荆溪一廛地,傥与求羊俱。

屠门过大嚼,一雨喜有馀。

正恐二三子,联翩蹑云衢。

空令千里驾,怅望黄公垆。

形式: 古风

过红梅阁一首

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

能使死瓦色,化为明艳姿。

寒枯出繁秀,巧与节物期。

江梅故幽独,绰约不自持。

居然北枝后,迨此白日迟。

春风日浩荡,醉色回冰肌。

清妍有馀态,众芳谢凡卑。

凭虚一回睇,俯仰岁月驰。

所恨培雪根,向来岁寒枝。

差池弄芳晚,坐令颜色移。

颜色故妩媚,幽香无故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周宪之用余送赵子雍诗韵作属德祖及余同作二首(其一)

嗟我涉世路,有如陆推舟。

寻常不可冀,况乃万里流。

安能逐骊騄,超忽十二州。

虽然晚闻道,浅瞢如孙休。

往者谢五斗,种瓜从故侯。

家山三亩宅,白首遂首丘。

一为饥所驱,复作漫浪游。

曲意泯圭角,终然足人尤。

焉知大隐地,亦复怀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