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笃在病愈后所作,题为《病起》。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首联“病起茅斋已浃旬,案书狼藉任埋尘。”描述了诗人病愈后回到简陋的茅屋,只见书桌上堆满了杂乱无章的书籍,灰尘覆盖,暗示了诗人长期卧病,无人照料的境况。
颔联“十年事业空双剑,半世交游复几人。”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努力追求事业却一无所获的感慨,以及对半生中朋友离散、交游稀少的无奈。这里的“双剑”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抱负,“几人”则暗示了真正能理解和支持他的朋友寥寥无几。
颈联“苔井细阴桐叶坠,荆篱秋雨豆花新。”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苔藓覆盖的水井旁,桐树叶飘落,荆篱在秋雨中显得格外清新。这既是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尾联“破除孤闷无他计,再洗渊明漉酒巾。”表明诗人面对孤独和郁闷,别无他法,只能像东晋诗人陶渊明一样,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的愁绪。这里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奈和逃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事业、友情以及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我命运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