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寒色上帘钩,空明月在楼。

林亭迥遥夜,星汉动高秋。

雁过烟郊阔,虫荒露草愁。

凄凉不胜意,锦幕未曾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静谧与凄凉之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首句“寒色上帘钩”,以“寒色”点明季节,暗示夜晚的清凉,同时“上帘钩”这一动作,仿佛将寒冷的气息引入室内,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空明月在楼”一句,直接点出月夜的主题,月光洒满楼宇,既照亮了四周,也映照出诗人的思绪。

“林亭迥遥夜,星汉动高秋”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林间小亭在夜晚显得格外孤寂,远处的星光与银河似乎也在为这秋夜添上一抹深邃的色彩,整个场景充满了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雁过烟郊阔,虫荒露草愁”则通过雁群的飞过和荒草中昆虫的哀鸣,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的层次。雁群的迁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而荒草中的虫声,则是自然界生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孤独和寂寞的象征。

最后,“凄凉不胜意,锦幕未曾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如此凄美的月夜景色,诗人感到难以言喻的哀愁,这种情感无法被外物所抚平,正如未收起的锦幕,始终笼罩着内心的忧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对自然与自我之间关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七日晚眺

日下群壑暝,一峰淡著烟。

夕风扫高木,霁霞澄暮天。

黄菊瘦犹发,丹枫寒欲燃。

静观见真意,倦鸟几回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偶成

登山临水送天涯,无限秋光转物华。

江渚断云衔落照,野桥疏柳点晴鸦。

四愁落寞难为赠,九辩风流别有家。

拟向天孙乞拳石,年年海上俟浮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春日画海棠因题四绝亦古人感时物之意也四首(其一)

春寒恻恻独成眠,一片春愁化晓烟。

莫怪潘郎憔悴甚,赵家残梦已当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春日画海棠因题四绝亦古人感时物之意也四首(其二)

重帘深锁罢春游,输与东风肯自由。

燕子不归花落尽,枉教烟雨湿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