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同辞宦路返乡闾,两骕骦中间以驽。
前后顾瞻羞倚玉,支干引从偶连珠。
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续画图。
从汉二疏唐尹后,相新相近此应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刘讷画的《庐陵三老图》所作的题诗。诗中描绘了三位老者辞官归乡的情景,他们乘坐着骏马与驽马同行,显示出身份的差异和人生的沉浮。"前后顾瞻羞倚玉"一句,形象地刻画出他们谦逊自持的态度,即使在归乡途中也保持着君子之风。"支干引从偶连珠"则比喻他们的队伍如串珠般有序,富有画面感。
诗人接着说,无需邀请明月作伴,因为画中的九位老者足以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延续了汉代疏广、疏受兄弟和唐代尹翁归等贤达的传统。最后,诗人感慨这幅画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展现了新旧相接、传统延续的意境,认为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可能已经非常罕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画中人物的品格和画作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寓含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不详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不谓擒胡月,妖星犯将营。
伊吾空有志,渭上不成耕。
众议磨圭玷,他年听鼓声。
何妨筑高冢,为象顺昌城。
今代诗书帅,收功百战馀。
人谁不开府,公独带除书。
死后家无甔,生前客有车。
轻财并待士,此意果何如。
畴昔英游后,推尊辈行先。
班联容接武,坐立愧差肩。
我已无如老,公非不永年。
思贤仍感旧,衰涕两潸然。
早习唐蕡策,中为汉辅官。
伏蒲频尽节,当宁极隆宽。
身荷甘泉橐,家仍陋巷箪。
清名垂宇宙,犹足障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