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八)

气类须相假,阴阳造化成。

离凡知有圣,得外更求精。

先秘庚辛理,后传戊己名。

真铅归一体,交感自长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万物都需要相互依存,阴阳变化才得以生成。
超脱平凡方知有圣人,得到外界又追求更高境界。
首先揭示庚辛的道理,接着传授戊己的名称。
真正的铅(象征道家的精粹)回归统一,交感相应就能长生不老。

注释

气类:万物。
须:必须。
相假:相互依赖。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对立面,代表正反、动静等。
造化:自然的创造和变化。
离凡:超脱世俗。
知:知道。
圣:圣人,道德高尚的人。
得外:得到外界的启发或提升。
更求:进一步追求。
先秘:首先保密或隐藏。
庚辛:中国干支中的庚辛,代表金属元素,这里可能象征金的原理。
理:道理,法则。
后传:后来传授。
戊己:中国干支中的戊己,可能象征土的原理或知识。
名:名称,这里指代具体的知识体系。
真铅:比喻道教中的精华或真理。
归一体:回归到统一的状态。
交感:相互感应,这里可能指精神层面的交融。
长生:长生不老,永恒的生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所作,名为《逍遥咏(其八)》。从诗中可以看出,赵炅在探讨宇宙万物生成的哲理,同时也表现了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气类须相假,阴阳造化成。离凡知有圣,得外更求精。"

这四句谈的是宇宙间各种气质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万事万物,阴阳二气交织孕育出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这也体现了道家哲学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诗人提到“离凡知有圣”,意味着超脱世俗,认知到有一种高于常人的存在或智慧。而“得外更求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真理的不懈追求。

"先秘庚辛理,后传戊己名。"

这两句可能在讲述古代哲学中某种阴阳五行之学的传承,其中“庚辛”、“戊己”都是五行中的元素,代表不同的自然现象和宇宙节律。

"真铅归一体,交感自长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最终回到统一本源的哲学观点。“真铅”在这里可能指代道家的“真气”,而“归一体”则是说所有事物都将回归到一个根本的状态。而“交感自长生”则意味着万物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这种相互作用而维持其生命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哲学和道家思想的色彩,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二十)

铅汞丹方不谩论,同归一体有玄门。

刚柔产取黄牙树,远近先明赤水魂。

化质昭然清日月,纵横无碍杳乾坤。

龙吟虎啸真非是,雾散云飞似雨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逍遥咏(其十七)

昭宣形体思悠然,那是愚夫那是仙。

不识饶教非远近,误来何事苦相悬。

含容里外无诸物,象法其由语话诠。

品格调高奔世界,任从他宝四周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逍遥咏(其十二)

达取真空性,成名有后先。

智劳如似梦,恬澹不论年。

闭口恒持默,精修更是玄。

消停须在意,安稳上清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逍遥咏(其三)

刚柔得所自安宁,五色霞光景象清。

龙倚穴吟云雨至,虎依岩啸涧风生。

从容海峤非遥远,倏忽烟萝别有情。

谁到真空闲密地,火轮玉阙镇常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