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牛山

紫垣昔日愧金鱼,青琐当年负谏书。

雅淡祇宜三径菊,疏狂不羡故乡鲈。

匡时有志师君实,投老无心赋子虚。

借问牛山栖凤竹,万竿烟雨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谭大初对友人李牛山的回应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仕途失意的感慨与自我反省,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紫垣昔日愧金鱼,青琐当年负谏书”描绘了诗人过去在官场中的无奈与自责。紫垣和青琐分别指皇宫和朝廷的象征,金鱼则代表官职的显赫,谏书则是进谏皇帝的文书。诗人以“愧”和“负”表达了自己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辜负了曾经的期望和机会。

颔联“雅淡祇宜三径菊,疏狂不羡故乡鲈”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态度的向往。三径菊象征着隐居的生活,而故乡鲈则是对家乡的思念。诗人表明自己更倾向于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羡慕世俗的繁华与富贵。

颈联“匡时有志师君实,投老无心赋子虚”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匡时有志,意为想要在世时有所作为,但又以司马光(字君实)为榜样,希望能在历史或文学上留下痕迹。投老无心赋子虚,则表达了年老后对虚幻之事不再感兴趣,更愿意专注于真实、有意义的事物。

尾联“借问牛山栖凤竹,万竿烟雨近何如”以设问的方式,将话题引向对归隐生活的想象。牛山栖凤竹,可能是指牛山(地名)上的竹林,栖凤则寓意高洁之士。万竿烟雨则描绘了一幅竹林在烟雨中的朦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失意的反思、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0)

谭大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叶乐山山庄(其一)

谁卜幽居水竹间,衡门无事昼常关。

寻芳不逐春风舞,采药长随夜月还。

精舍阴阴修竹里,佳城郁郁小溪湾。

多君领得林泉趣,名利无心梦亦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叶乐山山庄(其二)

懒从紫陌逐尘红,却爱山庄一水通。

药圃三春肥谷雨,杏林六月饱松风。

竹阴深处诗怀逸,酒兴浓时俗虑空。

自古鹿门真大隐,年来谁解觅遗踪。

形式: 七言律诗

对菊

粲粲金英美可餐,九秋风露与清寒。

多情似与诗人约,一夜丛开满药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中流自在图歌为谭次川年兄题

秋水瀰烟谷,川光入画图。

远山横黛色,林树正扶苏。

是谁槃礴丹青手,驱云掣电龙蛇走。

青冥浩荡不可穷,万顷玻璃当户牖。

绝壁崩崖雨后新,惊涛日日伴游人。

人间草舍依村树,水上云深隔比邻。

江头牙樯如榔密,奔波愈下无回日。

谁知中有扣舷者,缓楫安流心自逸。

慷慨中流发浩歌,天地万物如渠何。

冯夷击鼓鼍为导,灵胥水面空婆娑。

君不见湘山大风不得渡,刑徒三千亦何怒。

又不见滟滪堆前争喧豗,矢尽剑折夫何为。

乃知画师有深意,颓波涨里藏其智。

一棹孤舟尺素中,洗尽人间名与利。

名与利,如轻蘋,风波逐逐徒伤神。

所以高明仗忠信,济川有术通玄津。

速不足喜,迟何足嗔。

彼岸登时同是到,稳作中流自在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