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哭无逸兄三首》中的第三首,以哀悼亡兄为主题。诗中通过描绘逝去兄长生前常去的溪堂如今空无一人的场景,以及故居的荒芜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兄长去世的深切哀痛和怀念之情。
首句“溪堂载酒地”,回忆起与兄长共度的美好时光,溪边小堂曾是他们欢聚畅饮的地方。然而,“无复故人车”一句转折,点明兄长已逝,再也无法驾车前来相聚,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败壁龙衣委,荒畦马齿疏”两句,通过描述故居的衰败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龙衣,此处可能指兄长的衣物,委于败壁,暗示着兄长的离世;荒芜的菜园,马齿稀疏,象征着生活的凋零与荒凉。
“凄凉闭关赋,沦落广微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闭关赋,可能是指诗人独自一人,沉浸在对兄长的思念之中;广微书,或指兄长留下的书籍,如今也成了孤零零的存在,象征着兄长的离去对诗人生活的影响。
最后,“但有清风在,时时为扫除”两句,以清风为喻,寄托了诗人对兄长的怀念与追思。清风虽无形,却能带来一丝慰藉,仿佛兄长的灵魂仍在,时时刻刻给予诗人温暖与力量。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逝去兄长生活痕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兄长的深情悼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离别时的无奈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