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司徒宅牡丹

暮春栏槛有佳期,公子开颜乍拆时。

翠幄密笼莺未识,好香难掩蝶先知。

愿陪妓女争调乐,欲赏宾朋预课诗。

只恐却随云雨去,隔年还是动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暮春时节栏杆边有个美好的约定,公子的笑容初次绽开的时候。
绿色帷帐紧密笼罩着,黄莺尚未察觉,美妙的香气却早被蝴蝶感知。
我愿意陪伴歌妓们争艳斗乐,想要预先欣赏宾客朋友们的诗歌。
只怕这欢聚如云雨般转瞬即逝,到来年春天,我依然会深深思念。

注释

暮春:春季的末尾。
栏槛:栏杆。
佳期:美好约定。
公子:贵族青年。
开颜:笑容展开。
乍拆:初次绽放。
翠幄:绿色的帷帐。
密笼:紧密包围。
莺:黄莺。
未识:尚未察觉。
好香:美妙香气。
蝶先知:蝴蝶先感知到。
妓女:歌妓。
争调乐:争艳斗乐。
宾朋:宾客朋友。
预课诗:预先欣赏诗歌。
却随:随着。
云雨:比喻欢乐或变化无常。
隔年:到来年。
动相思:深深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宴饮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暮春栏槛有佳期”即设定了一个温馨而愉悦的时刻,公子笑容满面,似乎是在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接下来的“翠幄密笼莺未识”和“好香难掩蝶先知”,则是对牡丹花的赞美。翠幔指的是牡丹盛开时四周形成的一种保护或装饰,莺鸟在这里代表着细腻的感受,而蝶则象征着生命中的轻盈与自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美好得令人沉醉的氛围。

“愿陪妓女争调乐,欲赏宾朋预课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和歌女们一同享受音乐的愉悦,以及对朋友间共同吟咏诗词的期待,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活中的艺术享受有着浓厚的情感。

然而,在这美好情境中,诗人也不忘表达对即将逝去的担忧。末句“只恐却随云雨去,隔年还是动相思”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以及人们在面对分离时不可避免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人间聚散的一种无奈的情感。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桃花

祗应红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间竹阴。

几树半开金谷晓,一溪齐绽武陵深。

艳舒百叶时皆重,子熟千年事莫寻。

谁步宋墙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海上从事秋日书怀

悠悠旅宦役尘埃,旧业那堪信未回。

千里梦随残月断,一声蝉送早秋来。

壶倾浊酒终难醉,匣锁青萍久不开。

唯有搜吟遣怀抱,凉风时复上高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海上和郎戬员外赴倅职

宋玉逢秋何起悲,新恩委寄好开眉。

班升鸳鹭频经岁,任佐龚黄必暂时。

乍对烟霞吟海峤,应思蘋蓼梦江湄。

一朝凤诏仲徵入,鹏化那教尺鴳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

清明时节好烟光,英杰高吟兴味长。

捧日即应还禁卫,当春何惜醉朐阳。

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却是旅人悽屑甚,夜来魂梦到家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