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香山宝应寺恭睹仁宗皇帝御书发愿文

龟洛隆周德,龙门赖禹功。

天开形胜地,云捧法王宫。

绣栱联霞绮,虬檐压霁虹。

山河纷凑泊,星斗映穹崇。

金界琅函秘,奎文笔势雄。

独高今古外,何止帝王中。

恭想重熙旦,追还太古风。

开怀容直论,崇俭自清躬。

俗厚刑几措,时和岁屡丰。

湛恩渐动植,大度纳华戎。

致治臻无事,持盈愈若冲。

皇居多暇日,宸翰写深衷。

誓保基图永,期跻寿域同。

含生蒙愿力,流泽浩无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香山宝应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颂扬了仁宗皇帝的英明与仁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宗教圣地的崇敬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龟洛隆周德,龙门赖禹功”以龟洛和龙门象征着历史的稳固与传承,通过周德和禹功的典故,表达了对先贤智慧与功绩的敬仰。接着,“天开形胜地,云捧法王宫”描绘了宝应寺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与神圣氛围,云彩仿佛在捧托着法王的宫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绣栱联霞绮,虬檐压霁虹”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建筑的精美与壮观,绣花的屋檐如同霞光中的绮丽画卷,而弯曲的屋檐则仿佛压住了雨后的彩虹,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建筑的特色与美感。接下来的“山河纷凑泊,星斗映穹崇”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山川汇聚,星辰璀璨,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与宇宙的辽阔。

“金界琅函秘,奎文笔势雄”转而聚焦于寺庙内的文化宝藏与艺术成就,金碧辉煌的殿堂内藏有珍贵的经文与文物,奎文阁中的书法作品气势磅礴,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独高今古外,何止帝王中”表达了对宝应寺独特地位的肯定,不仅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更超越了世俗的权力中心,展现出其非凡的价值与意义。

“恭想重熙旦,追还太古风”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尊敬与怀念,希望在新时代重现古代的盛世之风。接下来的“开怀容直论,崇俭自清躬”赞扬了皇帝的开放胸怀与节俭自律,强调了道德与治理的重要性。

“俗厚刑几措,时和岁屡丰”描绘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法律几乎不再被频繁使用,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湛恩渐动植,大度纳华戎”则表达了皇帝对民众与外族的宽广胸怀与深厚恩泽,促进了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

最后,“致治臻无事,持盈愈若冲”总结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强调了保持谦逊与谨慎的重要性,即使在权力与财富的顶峰,也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谦卑。“皇居多暇日,宸翰写深衷”描述了皇帝在闲暇时光中书写内心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其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国家未来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宝应寺的赞美与对仁宗皇帝的颂扬,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得登瀛洲

天策开王府,仙才聚国英。

礼优初辟馆,众羡号登瀛。

凡骨难飞步,神仙遂拟名。

冠鳌堪比峻,驭鹤想同轻。

银阙谁云远,金台愧未清。

收功归正观,文治播休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赋得春色满皇州

春光何处盛,先满帝皇州。

日近恩辉动,天低淑气浮。

繁花迷綵仗,弱柳媚芳沟。

风软尘难动,烟酣翠欲流。

驩声连绮陌,仙吹咽琼楼。

愿遂观光志,曲江追胜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赋得秋风生桂枝

金飙随素律,丹桂吐幽姿。

潜动惊秋意,生从傲雪枝。

高应翻月窟,清已彻天涯。

虽效纷披态,终无摇落悲。

低嫌蘋末起,凉异棘心吹。

幸有乘风兴,高攀自不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赋得鲜云垂薄阴

轻云初出岫,散漫本无心。

鄣日呈鲜彩,垂天结薄阴。

浮空诚可玩,著地影非深。

笼水难藏渚,依山岂暗林。

谁言聊晻霭,远势已侵寻。

不羡西郊密,终期为作霖。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