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周昂的视角,对苏轼(东坡)的书法艺术进行了高度评价。诗中将苏轼的书法比作“提十万兵”,形象地描绘了其书法的气势磅礴,犹如指挥千军万马,展现出书法艺术的雄伟壮观。同时,诗中提到“避时名”,暗示苏轼在书法创作上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而非世俗的名声和地位,体现了他对艺术的高远追求。
“须知笔墨浑閒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苏轼在书法创作中的超然态度,他将笔墨视为一种闲适自在的艺术表达方式,而非功利的手段。这种态度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深邃的精神内涵。
最后,“犹与先生抵死争”表达了诗人对苏轼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争”并非指竞争之意,而是指深入探讨、深刻理解的意味。诗人认为,即使是在理解和欣赏苏轼的书法艺术上,也如同与大师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和较量,这充分展现了苏轼书法艺术的深远影响和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感悟,赞美了苏轼书法艺术的雄浑气势、超然态度以及深远影响,是对苏轼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和深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