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华山

林虑著太行,峰峦一都会。

晴岚照郛郭,朝日炫金翠。

盘盘黄华山,高秀众峰内。

万仞青芙蓉,屹立见根蒂。

有泉不知源,滂沛落云际。

初疑玉虹垂,兼讶银河溃。

翻翻雪练飞,汹汹风雷沸。

前年会一游,披览恨未细。

今兹重经过,适与佳客萃。

坐分石上苔,行并林间辔。

缅怀雪溪老,远出辽海外。

飞声入中华,遂占此山丽。

吾家墨灶峰,卑小众所易。

婆娑百本松,龙蛇护清閟。

烟雨一窗书,作我幽栖地。

会看此名山,永无黄华配。

江山无大小,玩赏因人贵。

嗟我复何人,题诗聊自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黄华山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黄华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林虑著太行,峰峦一都会”,开篇点明黄华山位于太行山脉之中,群峰汇聚,气势磅礴。接着,“晴岚照郛郭,朝日炫金翠”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山峦被金色的雾气笼罩,美不胜收的景象。随后,“盘盘黄华山,高秀众峰内”进一步强调黄华山的高峻与秀丽。

“万仞青芙蓉,屹立见根蒂”以“青芙蓉”比喻黄华山的青翠与挺拔,形象生动。“有泉不知源,滂沛落云际”写出了山中泉水的神秘与壮观。“初疑玉虹垂,兼讶银河溃”则通过想象中的玉虹与银河,进一步渲染了泉水的美丽与神奇。

“翻翻雪练飞,汹汹风雷沸”描绘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仿佛是雪白的丝带在空中舞动,又如雷鸣般的轰响。“前年会一游,披览恨未细”表达了作者对上次游览黄华山时未能仔细欣赏的遗憾。

“今兹重经过,适与佳客萃”描述了这次再次游览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的喜悦。“坐分石上苔,行并林间辔”描绘了与朋友一同在山石上休息,漫步于林间的悠闲场景。

“缅怀雪溪老,远出辽海外”提到一位名为“雪溪老”的隐士,他远离尘嚣,隐居于辽远之地,象征着黄华山的隐逸之气。“飞声入中华,遂占此山丽”赞扬了这位隐士名声远播,使得黄华山更加美丽。

“吾家墨灶峰,卑小众所易”对比自家所在的墨灶峰,虽小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婆娑百本松,龙蛇护清閟”描绘了墨灶峰上的松树,形态各异,仿佛守护着清静的环境。“烟雨一窗书,作我幽栖地”表达了在烟雨蒙蒙中读书,享受宁静生活的乐趣。

最后,“会看此名山,永无黄华配”表达了对黄华山的赞美之情,认为它与其他名山相比,独树一帜。“江山无大小,玩赏因人贵”强调了欣赏自然美景的价值在于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嗟我复何人,题诗聊自戏”则是作者谦虚地表示自己不过是借题发挥,以诗抒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华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隐士生活和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景观独特价值的认识。

收录诗词(13)

王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峪山

昨日游黄华,抵暮方言还。今晨到?峪,驱马五松边。

未移金门日,还指元康烟。

山中富清境,不暇相周旋。

大似山阴客,望门却回船。

空怀上方寺,矫首浮云颠。

瀑布落晴雪,金灯开夜莲。

何当重经过,岩下细留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扁鹊墓

昔为社长时,方投未可录。

一遇长桑君,古今皆叹服。

天地为至仁,既死不能复。

先生妙药石,起死效何速。

日月为至明,覆盆不能烛。

先生具正眼,豪釐窥肺腑。

谁知造物者,祸福相倚伏。

平生活人手,反受庸医辱。

千年庙前水,犹学上池绿。

再拜乞一杯,洗我胸中俗。

形式: 古风

巨源相过话旧有感

中统三年春二月,变起青齐带吴越。

鲸鲵转侧海波翻,城郭横尸野流血。

我时辛苦贼中来,兵尘模糊眼不开。

妻孥弃捐豺虎口,飞蓬飘转无根荄。

天寒日暮齐河县,破驿荒凉绝烟爨。

骑行驿马钝如蛙,官吏散地无处唤。

与君此地忽相逢,行台郎中气势雄。

悯我白头遭丧乱,壮我临难全孤忠。

急呼驿吏具鞍马,使我厄路还亨通。

明晨相随济南去,出入条侯营垒中。

死生契阔不相弃,起居饮食常与同。

标山华注日在眼,绵历春草及秋风。

四郊斫木桑柘尽,泺源饮马波涛空。

凶渠腰领膏野草,始见齐鲁收烟烽。

巨源巨源君且坐,我欲高歌君可和。

往事回头十五年,犹想离魂招楚些。

身逢播越百忧缠,生不成名空老大。

我依破砚窃恩荣,君佐雄藩收最课。

流萍暂聚不多时,且喜相看颜一破。

我衰无力访君难,愿君得暇频相过。

形式: 古风

嵇侍中庙

十载家艰恨未消,又持手版仕昏朝。

已知定乱功难就,犹幸临危节可要。

忠血数班沾藻火,英名千古迫云霄。

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