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

簇簇琅玕翼翼亭,江山千载重斯名。

岁寒有节凌霄汉,昼静无尘到几屏。

摘寔尚堪供凤食,开窗时复听莺鸣。

主人若欲添风月,快剑还须斩数茎。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竹亭》由明代诗人陈圭所作,通过对竹亭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格,以及竹亭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独特地位。

首句“簇簇琅玕翼翼亭”以“琅玕”比喻竹子,形象地描绘了竹子丛生、排列整齐的景象,如同展翅飞翔的鸟儿,生动而富有动态感。接着,“江山千载重斯名”一句,将竹亭置于历史与自然的宏大背景之下,强调其长久以来承载的文化与自然价值。

“岁寒有节凌霄汉,昼静无尘到几屏”两句,进一步赞美竹子在严冬中依然保持高洁之节,直指云霄,同时在白天宁静之时,竹亭不受尘埃侵扰,显得清幽雅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竹子和竹亭的外在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竹子内在精神品质的深刻赞赏。

“摘寔尚堪供凤食,开窗时复听莺鸣”则通过想象,将竹子与神话中的凤凰、自然界的黄莺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了竹子的神圣与生机勃勃的形象。凤凰象征吉祥,黄莺鸣叫则代表了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活力,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意境。

最后,“主人若欲添风月,快剑还须斩数茎”一句,以主人想要增添更多风雅之事为引,表达了对竹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珍惜与保护之意。这里的“快剑斩数茎”并非实指,而是借喻,暗示了对破坏美好事物行为的坚决反对,同时也体现了对竹子生命力的敬畏与尊重。

综上所述,《竹亭》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竹亭及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的思考。

收录诗词(40)

陈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洪武初从徐达平中原,授龙虎卫百户,累迁都督佥事。从燕王出塞为前锋,进副千户。从起兵,佐世子留守北平。累迁都督佥事,封泰宁侯。永乐时督建北京宫殿。成祖北征,辅赵王留守北京。谥忠襄

  • 籍贯:明扬州府泰州
  • 生卒年:1335—1419

相关古诗词

觐回德化与钟省庵年兄酌别二首(其一)

长安陌上走红尘,杨子江头问去津。

满目莺花春欲尽,孤篷灯火夜常分。

堪怜萍梗真无定,唯爱芝兰久不闻。

此别应须各努力,中原麟凤网罗频。

形式: 七言律诗

觐回德化与钟省庵年兄酌别二首(其二)

金陵佳气郁葱葱,太守堂前乐事浓。

紫阁黄扉春色好,白鱼青笋晓盘充。

孔庭诗礼今重对,武邑弦歌即此风。

别后诗篇须寄我,秋来霄汉有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陈幕府二首(其一)

幕府春风坐几年,宦情如水只依然。

无人不道功曹好,主诺欣逢太守贤。

魏阙重沾新雨露,故园休恋旧云烟。

须知宓子弹琴暇,时上江楼望尔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陈幕府二首(其二)

一骑红尘万里同,五更金阙听鸣钟。

太丘令长亦不恶,南郡功曹岂易逢。

后会莫教悬榻久,先归应是惜花浓。

兴来欲举山阴棹,水满春江月满空。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