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池应令诗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期待你更加严饬风范箴规,他日回朝廷重振纲纪威仪。
叹息我这老病之身,此一别恐将永诀。
到时候你骑着白马来吊,我在黄泉下或难知晓。
徒劳你解下腰间的宝剑,空挂在我坟墓的枝头。

注释

毛永嘉:即毛喜(516—587),字伯武。
为人方正不苟,直言敢谏,因得罪陈后主而放为永嘉内史。
厉:磨炼,砥砺。
风规:节操、风范。
振:整肃。
羽仪:本指仪仗中以羽毛为装饰的旌旗之类,此指纲纪法度。
长离:长久离别,即永别。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jù)知。
陇头:即垄头,坟头。
末二句用季札挂剑故事。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的作品,名为《山池应令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愁与无奈。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可能是亲人或朋友)的期望,希望对方能在外面锻炼自己,积极准备,以便早日归来并展现自己的成就和才华。

接下来的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感慨与悲凉。他哀叹自己年岁已高,体弱多病,而与亲人或朋友的分别又是如此之长,带有一种无力回天的情绪。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这两句诗中“白马”可能指的是送别者骑乘的白马,“黄泉”则古代常用以指代地府或死去之人的居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甚至有对死亡无知的感慨。

最后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景象。宝剑曾经是勇士的标志,如今却被遗弃,而“陇头枝”则可能象征着边塞之地的孤独与荒凉。这两句传达了一个强者或英雄落寞的悲哀,生平壮丽事迹如同挂在陇头的枯枝一般,被历史忘却。

整首诗充满了对逝去时光、亲人朋友别离以及个人英雄末路的深沉感慨。通过这些意象和语言,徐陵展现了一种淡淡哀愁与无尽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39)

徐陵(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
  • 生卒年:507~583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

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

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

妾对长杨苑,君登高柳城。

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走笔戏书应令诗

此日乍殷勤,相嫌不如春。

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舞席秋来卷,歌筵无数尘。

曾经新代故,那恶故迎新。

片月窥花簟,轻寒入锦巾。

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陇头水

别涂耸千仞,离川悬百丈。

攒荆夏不通,积雪冬难上。

枝交陇底暗,石碍波前响。

回首咸阳中,唯言梦时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陇头水二首(其二)

陇头流水急,流急行难渡。

远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

心交赐宝刀,小妇成纨裤。

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