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诸将能锋锐,何须咫尺书。
王师忧外老,敌国惜中虚。
水急官桥断,山长戍鼓疏。
攻城原下策,万众莫踟蹰。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岁朝咏史作(其三)》。诗中以“诸将能锋锐,何须咫尺书”开篇,表达了对将领们勇猛善战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在战场上,实际行动比纸上谈兵更为重要。接着,“王师忧外老,敌国惜中虚”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国家内部与外部的危机并存,强调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水急官桥断,山长戍鼓疏”描绘了一幅边疆守卫的景象,河水湍急,官桥被冲断,山岭绵延,戍鼓稀疏,形象地展现了边防的艰苦与孤寂。最后,“攻城原下策,万众莫踟蹰”告诫人们,攻城并非长久之计,应当谨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拖延。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军事策略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边防建设以及战争智慧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草野犹王土,江山匪故家。
长眠思白日,每饭念神华。
汉垒无龙额,秦关有马加。
南枝春信断,休问岭头花。
立春先一日,寒绝雨难晴。
未尽玄黄血,犹含杀伐声。
北人嫌日暖,南国喜春明。
雪自边关至,年来满越城。
二雏孩笑日,三妇丽华时。
不少闺庭乐,犹深岁序悲。
英豪难首事,幽独易先知。
学易何曾晚,吾将自得师。
荆南多巧说,宋玉尚微辞。
神女空魂梦,湘累已别离。
荒淫言是托,摇落气何悲。
师弟皆忠爱,襄王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