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周咏道别五年因诗寄借韵以谢二首(其二)

中处乾坤大,同时总弟兄。

行藏虽有间,道谊岂无情。

欲向忙中定,先须静处精。

光阴如电走,慎勿骛虚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身处天地之间,兄弟情深共患难。
虽然行迹有别,但道义之情永不减。
想要在忙碌中找到定力,先要在宁静中修炼内心。
时间如闪电般飞逝,切勿追逐虚无的名声。

注释

乾坤:天地,此处指广阔的世界或人生舞台。
弟兄:这里泛指亲密的朋友或伙伴。
行藏:人的行为和隐藏的意图。
道谊:道德情谊,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忙中定:在忙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静处精:在安静的地方专心致志。
光阴如电走: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骛虚名:追求空洞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台山周咏道别五年因诗寄借韵以谢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内心修养的重视。

"中处乾坤大,同时总弟兄。行藏虽有间,道谊岂无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在宇宙广阔的背景下(中处乾坤),即便是时空相隔(同时总弟兄),友情依然不减(行藏虽有间,道谊岂无情)。这里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欲向忙中定,先须静处精。光阴如电走,慎勿骛虚名。"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修养和名利的态度的表达。在忙碌的人生中寻求内心的平静(欲向忙中定),需要在安静的地方精进修养(先须静处精)。同时,诗人告诫自己要警惕光阴似箭,时间不待人,要谨慎对待那些虚无的名誉和追求(光阴如电走,慎勿骛虚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友情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台山周咏道别五年因诗寄借韵以谢二首(其一)

解后松斋日,曾知学共程。

心期千古远,世味一毛轻。

孰谓暌离久,犹垂故旧情。

何时风月夜,得共插文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用希古韵送天台金吉父

行李西来又欲东,无情云雨锁长空。

窗前细嚼书中味,膝上虚传瑟外风。

老去苦无佳客语,新来忽有赏心同。

钱唐江上云霄路,相对无因话月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用前韵答车玉峰

人物如君屹鼎湖,高山仰止我仪图。

讲篇损益开新式,略纪删修有定模。

目断交情殊恨阔,心涵古道若相符。

去年不客东湖上,几失人间大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立斋游山不能偕次遁泽韵二首(其二)

山人真漫浪,随处得清游。

雪瀑方争势,风雷不肯柔。

诗光浮玉板,酒滟泻琼舟。

一枕斜阳里,清欢各自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