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张前溪大参

为问张平子,客怀近若何。

悲秋心共苦,忧国鬓应皤。

北岳云中树,桑乾霜后河。

悬空寺里约,九日可相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名为《柬张前溪大参》。诗中以“为问张平子”开篇,以一种亲切而略带关切的语气,向友人张前溪大参询问近况如何。接下来的两句“客怀近若何。悲秋心共苦”,表达了对友人客居他乡时心境的关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秋天萧瑟之感的共鸣,暗示了两人情感上的相通。

“忧国鬓应皤”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交流,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岁月流逝、白发渐生的感慨。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随后,“北岳云中树,桑乾霜后河”两句,通过描绘北方山岳和河流在秋霜覆盖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肃穆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悬空寺里约,九日可相过”则以邀请友人相聚于悬空寺,共度佳节(九日,即重阳节)的方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这一邀请不仅寄托了对友情的深厚感情,也蕴含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悬空寺

一寺空虚里,危栏高几层。

悬崖惟度鸟,无路去斋僧。

云隐多罗树,天垂宝月灯。

尘心何处觉,孤磬下崚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冷泉关别张安轩少参徐南野佥宪二同年

羡汝同南去,嗟予独北还。

离筵临野水,客路入秋山。

世故谁相语,尘心自不閒。

那堪分手处,日暮冷泉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岩畔僧居

岩畔疑无路,禅关向此分。

金沙高映日,贝叶细翻云。

入定妨猿啸,焚香下鹤群。

何时乘兴至,清磬月中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望箕山怀许由

箕山栖隐处,逸驾接崆峒。

孤冢悬云外,芳名落世中。

圣朝犹不仕,潜德更何穷。

余亦尘埃客,徒怀高士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