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
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
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何时高举战旗擂鼓进军,但愿一鼓作气取龙城。

注释

闻道:听说。
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
解兵:放下兵器。
可怜闺(guī)里月,长在汉家营。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与思念之情的诗篇。从“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两句,可以感受到边疆将士多年的征战劳顿,以及对战争无尽期望中的沉重感受。“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两句,则转向对内心深处的柔情所系,月亮常伴随着远方戍守者的心,使得他们更加思念家中的妻子。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这两句表达了边塞将士与闺中少妇之间的情感交流。少妇在春日里怀念自己的爱人,而那位忠诚的丈夫则在前一晚留下了深情的思念。

最后,“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是对英雄事迹的一种渴望,希望有人能够带领军队去夺取那个遥远的目标——龙城。这不仅是一种战役上的号召,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和壮志未酬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边塞与闺阎两种生活,以及将士们的战争与思念,展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边塞文学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驩州南亭夜望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

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

忽觉犹言是,沈思始悟空。

肝肠馀几寸,拭泪坐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红楼院应制

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

支遁爱山情谩切,昙摩泛海路空长。

经声夜息闻天语,炉气晨飘接御香。

谁谓此中难可到,自怜深院得徊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初达驩州

自昔闻铜柱,行来向一年。

不知林邑地,犹隔道明天。雨露何时及?

京华若个边。思君无限泪,堪作日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巫山高二首(其一)

巫山峰十二,合沓隐昭回。

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

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