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曾克庵同年遗像

弱冠识君初,皎若玉树倚。

风尘二十年,相见殊不似。

憔悴凋朱颜,升沉感知己。

一别成永隔,相思魂梦里。

当时长安伴,事过如流水。

生者且云散,泉下长已矣。

今日展遗容,仿佛不忍视。

君有耿耿心,未能托素纸。

潜光郁弗耀,昌炽固有俟。

写生但写意,画工虚摹拟。

凄绝故人书,犹望霍然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为友人曾克庵所作的挽诗,通过描述与友人的重逢与离别,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格的赞美。

首句“弱冠识君初,皎若玉树倚”描绘了初次相识时的情景,以“玉树”比喻友人的高洁形象,暗示了两人友情的纯洁与美好。接着,“风尘二十年,相见殊不似”转折,指出时间流逝,两人的外貌与心境都发生了变化,暗含着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憔悴凋朱颜,升沉感知己”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年老后的形象,以及在世事变迁中,真正能理解彼此心意的朋友的珍贵。“一别成永隔,相思魂梦里”表达了分别后无法再相见的遗憾,以及思念之情只能寄托于梦境之中。

“当时长安伴,事过如流水”回忆了过去共同度过的时光,将往事比作流水,既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生者且云散,泉下长已矣”则是对友人去世的哀悼,感叹生命终将消散,而死者则永远安息。

“今日展遗容,仿佛不忍视”描述了诗人面对友人遗像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逝者的哀痛,也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君有耿耿心,未能托素纸”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却因语言的限制而难以完全传达的心境。

“潜光郁弗耀,昌炽固有俟”则是在赞颂友人虽已逝去,但其高尚品德和精神将永远闪耀,如同星辰一般,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写生但写意,画工虚摹拟”强调了艺术创作应注重表达情感与意境,而非仅仅模仿表面形象。

最后,“凄绝故人书,犹望霍然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即使在读到友人的书信时,也希望友人能奇迹般地复活,重新出现在自己面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重逢与离别的描写,以及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人生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谭童子以扇索诗(其一)

羡尔瑶瑜质,清芬诵妙龄。

渊源遥接武,诗礼近趋庭。

凤尾初含箨,鸾雏正养翎。

速成非所望,致用在穷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谭童子以扇索诗(其二)

己百希人一,人能己亦能。

成功多困勉,捷足漫奔腾。

山要从平地,楼须更上层。

韶华方茂美,朝旭看东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裘云槎孝廉归自汴,以令兄《京中寄怀》诗扇索书,即次其韵

梁苑归来日,燕台唱和年。

秋风思故箧,夜雨感离弦。

才调双丁擅,科名二宋连。

徘徊云雁影,明月满窗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羽可舍人夏日见怀韵

花底开缄醉眼明,半帘风蔼夏阴清。

羡君老笔争松健,触我新机似草生。

兰竹自来盟石友,烟霞端合供山兄。

遥知活水闲云意,应念高梧夜雨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