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潮亭

泽国水遥远,归舟亭短长。

他方向夕景,此地正朝阳。

物色桑榆上,风波凫雁行。

临流问渔父,好在濯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领悟。

首句“泽国水遥远”,开篇即以“泽国”点明了地点,江南水乡的特色,接着“水遥远”三字,既描绘了水乡的广阔与深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悠远。接下来,“归舟亭短长”一句,将视线聚焦于一处,归舟与亭子的相对位置,短与长的对比,不仅勾勒出空间的层次感,也隐含了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短暂。

“他方向夕景,此地正朝阳”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时空的对比,一边是夕阳西下,另一边则是朝阳初升,一暗一明,一静一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到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物色桑榆上,风波凫雁行”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桑榆代表了成熟与收获,而“风波”与“凫雁行”则描绘了水面上的动态景象,既有宁静之美,也有生机勃勃之感。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

最后,“临流问渔父,好在濯沧浪”以一个问句结束,既是对渔父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通过与渔父的对话,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濯沧浪”一词,源自《楚辞·渔父》,原意为洗涤心灵,这里借指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退朝观御沟上杂花赠陆四

沟水去无穷,宫花映日红。

惜阴犹宿露,照影独衰翁。

燕语晴明外,风香锦绣中。

为非温室问,心赏幸君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上三山矶

江湍趋绝壁,山木映云涛。

野路青冥近,孤舟应接劳。

鱼龙防碎首,鸟兽几亡曹。

生事垂堂戒,愁心欲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过龙眼矶

洪波浮一叶,弱发引千钧。

虎豹公横道,蛟龙喜得人。

强颜犹失色,乘险屡伤神。

回首双凫翼,随波愧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郑五下第西归

万里河西路,怜君徒步归。

游人并塞少,落叶待霜飞。

相得不恨晚,知音深谓稀。

壮心须慷慨,勿学泪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