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友挽师张某

痛绝六旬年,追思十载栽培,我实曾师张子学;

哀哉重五日,赢得一生忠直,人应同吊屈原沉。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诗以哀婉之调,悼念亡师之情跃然纸上。首句“痛绝六旬年”,开篇即道出对逝去六十年之师的深切哀痛,六旬年,不仅指时间之长,更蕴含着对师者一生贡献的敬仰与怀念。次句“追思十载栽培”,追忆起与师共度的岁月,十载栽培,既指师者在学术上的悉心教导,也暗含了在品德、人格等方面的精心培育,表达了弟子对师恩的感激与怀念。

“我实曾师张子学”一句,直接点明了师者对其学术及人格的影响,强调了师者的教诲对弟子成长的重要性。通过“实曾”二字,增强了表达的真诚与肯定,流露出对师者教诲的深刻铭记。

后两句“哀哉重五日,赢得一生忠直,人应同吊屈原沉”,将悼念之情推向高潮。重五日,即端午节,此处借以端午节的纪念活动,寄托对师者忠直品格的追思。诗人认为,师者一生忠直,值得世人缅怀,如同屈原一般,虽遭不公,却坚守正义,最终以身殉国。此句不仅表达了对师者的崇高敬意,也借屈原的形象,寓意师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影响深远。

整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引用等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师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对忠直品格的颂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收录诗词(61)

王德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潘丹生挽门生黄稚闻孝廉书诰

万里正搏鹏,冀云路翔登,定见壮怀酬有日;

一朝成赋鵩,痛泉台径赴,空余老泪哭斯人。

形式: 对联

代陈小衡挽陈我兰明经体芳

弃我果何因,溯频年宗族交游,萁豆根荄兰臭味;

活人已无算,叹一夕神仙归去,芙蓉城郭玉楼台。

形式: 对联

代潘丹生挽叔少臞

画虎诫时闻,幸蔗境春长,晨夕相依刚十载;

歌骊声尚在,怅竹林风冷,寻常小别竟千秋。

形式: 对联

挽严蓉舫

廿六年果证前因,谁教君碧落长游,红尘小谪;

十三载葭依旧好,忍睹此灵椿未老,丹桂先凋。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