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狼山

江南见山犹可惜,千里万里行不极。

江北见山绝可怜,三峰两峰谩堆积。

平生未识蜀道难,赖此为余双眼碧。

真人仙去狼不来,突兀与江相怒射。

寻诗更上最高峰,莫叹能消几緉屐。

水光山色只依然,顾我重来鬓非昔。

笑归丘壑横胸臆,别倩东风吹脚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的《登狼山》。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狼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江南见山犹可惜,千里万里行不极”表达了对江南山水美景的留恋之情,即使行走千里万里也难以尽兴。接着,“江北见山绝可怜,三峰两峰谩堆积”则对比了江北山景的平凡,三两座山峰堆砌在一起,显得不够壮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江南山水的独特魅力。

“平生未识蜀道难,赖此为余双眼碧”两句,诗人自谦自己未曾亲历蜀道之艰难,但有幸在狼山上欣赏到如此碧绿的景色,心中感到满足。接下来,“真人仙去狼不来,突兀与江相怒射”描绘了狼山的雄伟壮观,仿佛神仙离去后,山峰独立于江边,与江水形成激烈的对峙。

“寻诗更上最高峰,莫叹能消几緉屐”表明诗人为了寻找灵感,不惜攀登至狼山的最高峰,即使鞋底磨破也不在意。最后,“水光山色只依然,顾我重来鬓非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永恒感慨,尽管时光流逝,自己的容颜已非往昔,但眼前的山水依旧如初。

“笑归丘壑横胸臆,别倩东风吹脚力”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将回归自然,让心灵得到释放,并期待着春风再次给予他前行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狼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宁川王大卿寄游天台韵

我观人生天地间,古今吁嗟行路难。

跻攀尺寸不可上,太行蜀道凋朱颜。

天台胜绝神仙录,遐方企仰倾心读。

跬步之间未暇登,多缘重耳而轻目。

胸量汪汪沧海窄,笔端旧有回天力。

莫年闲伴赤松游,兴来不负东山屐。

华顶万八千丈高,衡南泰北齐堪招。

凌风矫首欲飞举,收拾万象穷秋毫。

方广云中忽披觌,半千圣者皆相识。

妙法轰轰两涧宣,危磴蜒蜒一潭碧。

安得妙手李伯时,貌取牛背刘凝之。

猗欤樗散岩壑底,与世聿兀略不羁。

爱山只愁山可移,独许明月清风知。

兴公按图曾作赋,拂庵未到先题诗。

形式: 古风

诗一首

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

惆怅月波亭上望,夜深惟见鹤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惜松

不为栽松种茯苓,祇缘山色四时青。

老僧只恐移松去,留与青山作画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赞达磨偈

踏翻地轴与天关,合国人追不再还。

去去一身轻似叶,长江千古浪如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