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武帝琅琊城讲武应诏诗

九功播祧墠,七德陈武悬。

展事昌国图,息兵由重战。

皇情咨阅典,出车迨辰选。

饰徒映寒隰,翻绥临广甸。

飒杳佩吴戈,参差腰夏箭。

风旆舒复卷,云霞清似转。

轻舞信徘徊,前歌且遥衍。

秋原嘶代马,朱光浮楚练。

虹壑写飞文,岩阿藻馀绚。

发震岳灵从,扬旌水华变。

凭高训武则,中天起遐眷。

凤盖卷洪河,珠旗扫长汧。

方待翠华举,远适瑶池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军事演习或阅兵仪式,展现了当时的军威和国力。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了壮观的景象,从“九功播祧墠”到“凤盖卷洪河”,每一句都在展示武备的雄壮与宏伟。

开篇便以“九功播祧墠,七德陈武悬”奠定了整个诗歌的基调,展示了国力的强盛和军事成就。接着,“展事昌国图,息兵由重战”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与军队胜利的赞颂。

“皇情咨阅典,出车迨辰选”则描绘了君主检阅军队的情景,体现了最高统治者的关怀和选择精锐之意。随后,“饰徒映寒隰,翻绥临广甸”展示了士兵的英姿飒爽和严密的阵容。

“飒杳佩吴戈,参差腰夏箭”一句,更是生动地描绘出武士们佩戴武器的情形,彰显了军队的威武与战斗力。紧接着,“风旆舒复卷,云霞清似转”则表现了旗帜在风中飘扬,以及天气的明朗和变幻。

“轻舞信徘徊,前歌且遥衍”一句透露出了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情态,可能是在演习结束后的放松氛围。“秋原嘶代马,朱光浮楚练”则是对军马和兵器的描写,体现了战争的紧张感。

“虹壑写飞文,岩阿藻馀绚”继续展示了战车、盾牌等装备的华丽与坚固。随后的“发震岳灵从,扬旌水华变”则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和战胜的庆典。

“凭高训武则,中天起遐眷”表达了对军事训练的重视以及对未来战略布局的深谋远虑。接着,“凤盖卷洪河,珠旗扫长汧”又一次展现了军队的壮观和威严。

最后,“方待翠华举,远适瑶池宴”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庆祝胜利的宴席,这也许暗示了一种对于未来战争的准备,以及胜利后的喜悦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军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当时国家的强盛和统治者的威严,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宁与武力强大的渴望。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六忆诗四首(其二)

忆坐时。点点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

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六忆诗四首(其四)

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

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六忆诗四首(其一)

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

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六忆诗四首(其三)

忆食时。临盘动容色。欲坐复羞坐。欲食复羞食。

含哺如不饥。擎瓯似无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