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秋水篇

兹辰适在告,幽斋有馀閒。

端居淡无虑,俛默神自全。

时抽架上书,得阅秋水篇。

达生寄深旨,乍览意不宣。

疏观大化中,物物各自便。

小大无等差,秋毫眇坤乾。

逍遥通大道,冥思入幽玄。

泛泛涉沧溟,浩浩无津埏。

我今亦忘吾,会意应无言。

行云递高楹,好风入疏帘。

倦来复抛书,支颐任颓然。

岂不畏疏散,局促尤自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秋水篇》,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于休假之时,静坐幽斋,心无杂念,沉浸在阅读《秋水篇》的体验之中。

首句“兹辰适在告,幽斋有馀閒”,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恰好在休假期间,身处幽静的书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和阅读。接着,“端居淡无虑,俛默神自全”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他摒弃杂念,内心自然得到安宁。

“时抽架上书,得阅秋水篇”描述了诗人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正是《秋水篇》,开始阅读。接下来,“达生寄深旨,乍览意不宣”两句,说明了《秋水篇》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初次阅读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其深意。

“疏观大化中,物物各自便。小大无等差,秋毫眇坤乾”四句,诗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化,领悟到万物各有其生存之道,无论大小,都遵循着自然法则。这里体现了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深刻认识。

“逍遥通大道,冥思入幽玄。泛泛涉沧溟,浩浩无津埏”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阅读与思考,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仿佛在广阔的海洋中自由航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我今亦忘吾,会意应无言”表达了诗人沉浸于阅读与思考中的状态,似乎已经超越了自我,达到了与宇宙合一的境界,此时言语已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悟。

最后,“行云递高楹,好风入疏帘。倦来复抛书,支颐任颓然。岂不畏疏散,局促尤自贤”描绘了诗人阅读后的放松状态,以及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即使有时感到孤独或被误解,但这种独立与自由的生活方式,对于诗人来说,仍然是值得珍视的。

整首诗通过对阅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阅读中寻求精神自由的过程。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感四首(其一)

白日在天上,明两以作离。

人君发天德,普照亦如之。

浮云纤末生,倏见昏阴滋。

玄象有混辟,怀歌盛明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寓感四首(其二)

牛性不司夜,犬力不任耕。

铅难铸作剑,杙岂胜为楹。

致用苟越分,怀羞堪拊膺。

驱驽驾远道,纵苇济沧瀛。

所忧在颠溺,旦夕为怔怔。

奈何相逢者,犹怀欣羡情。

形式: 古风

寓感四首(其三)

人生宇宙内,苦被日月驱。

贤豪凛英声,际时步亨衢。

谈笑生风云,咳唾落明珠。

馀光照海宇,惠泽沾寰区。

有如纵壑鲸,岂比涸辙鱼。

朝侍未央殿,夜宿承明庐。

煌煌炳勋业,琐琐谁能如。

形式: 古风

寓感四首(其四)

楚赵昔从约,纠力抗秦师。

遴选才智士,便给如风飞。

毛生本无闻,翩然请囊锥。

鄙哉平原君,胡乃昧先知。

从行亦碌碌,侧目空睢盱。

侃侃数语间,两国定深期。

从来豪杰士,未遇识者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