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送春

借问东君何所似。骀荡风流,性格如游子。

才过清明兼上巳。暼然兴尽思乡里。

万树娇红千树紫。那忍相抛,便付东流水。

春风也恐多情死。杜鹃声里潜归矣。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蝶恋花·送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开篇“借问东君何所似”,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将春天比作掌管四季的神祇“东君”,赋予春天以人格化,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深情而略带哀愁的基调。“骀荡风流,性格如游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轻盈与自由,如同四处游历的游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才过清明兼上巳”点明了时间背景,清明与上巳是春季的重要节气,此时的春天达到了一个高潮,但同时也预示着它的逐渐消逝。“暼然兴尽思乡里”则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感慨,仿佛春天在尽情绽放后,也渴望回到它最初的家园。

下半阕“万树娇红千树紫”描绘了一幅绚烂多彩的春景图,红紫交织的树木,展现了春天的丰富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那忍相抛,便付东流水”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仿佛春天的美好时光只能随流水逝去,无法挽留。

最后,“春风也恐多情死。杜鹃声里潜归矣”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风以情感,它害怕自己的深情会被春天的离去所消磨,最终在杜鹃鸟的啼叫声中悄悄离开。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春天离去的哀愁,也通过杜鹃鸟的象征,暗示了春天的离去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

整体而言,《蝶恋花·送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梅花

浅碧深红拥素裳。楚楚晨妆。淡淡残妆。

霜姨雪姊伴昏黄。月在回廊。影在回廊。

寂寞孤山处士庄。漠漠湖光。剪剪云光。

思量谁将配孤芳。风里兰香,篆里沉香。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梨花

静女仙姝澹不群。猜作湘君。唤作文君。

轻风娇雨护香温。朝展眉痕。夕带啼痕。

欲谢还开映水纹。开是停云。谢是行云。

几枝斜倚绿杨村。莺也销魂。燕也销魂。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思家作

飘泊东南剧可怜。朝采菱船。暮打渔船。

愁中看遍好山川。莺脰湖边。罨画溪边。

问余何日赋归田。说道今年。又是明年。

故园消息久茫然。春燕来前。秋雁来前。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破阵子.关山道中

拔地千盘深黑,插天一线青冥。

行旅远从鱼贯入,樵牧深穿虎穴行,高高秋月明。

半紫半红山树,如歌如哭泉声。

六月阴崖残雪在,千骑宵征画角清,丹青似李成。

形式: 词牌: 破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