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
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作品,名为《和颜长官百咏(其五)渔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悠然的情怀。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篷窗推开,明月高悬,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安然入睡。在水一方,有三三两两的柳树依稀可见,微风过处,或许会有轻柔的柳絮飘落,而船则停靠在这宁静的柳边。这里的“抱月”和“柳边船”,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
“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超脱与自得。文王,是周文王,即古代圣明君主之一,“听说文王事”常指追寻历史、探讨治国之道,但诗人表示不须如此,宁愿选择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孤负渔竿”,即独自一人持竿捕鱼。这里的“八十年”,或许是对一生岁月的概括,也可能是对长久岁月的象征性表达,意味着诗人愿意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都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现个人情怀,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简单、自在的人生态度。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长作丝纶短短牵,一池汉水尽南天。
谁知有客量江面,不是渔郎两板船。
一曲清漪濯晚霞,钓竿斜插白鸥沙。
傍人借问居何处,四海五湖都是家。
传呼扶柁晚风前,一阵惊鸿没远烟。
不是吾侬栖泊处,却回别港避官船。
不踏长安十二门,鸬鹚飞处数家村。
停桡试向滩头问,莫是严光末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