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阮子俊归池阳

袖携诸老义门诗,烨烨精神起病衰。

千里远来风教地,一言不及浪游私。

山家饭粟论交淡,驿路逢梅信步迟。

古道蔼然三代上,由来好事要扶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诗人衣袖中带着诸多长者在义门写的诗,他的精神焕发,仿佛能驱散疾病和衰老。
他从千里之外的风雅之地而来,谈话中不涉及个人的游荡之事。
在山居人家,他们以粗茶淡饭交流,路上偶遇梅花,也慢慢欣赏。
走在古老的道路上,他感受到三代以上文明的温馨,向来热衷于支持有益的事情。

注释

袖携:衣袖中携带。
义门诗:有道德风尚的家庭或团体所作的诗。
烨烨:形容光彩照人。
风教地:指风气淳厚、教育优良的地方。
浪游私:随意游玩的个人行为。
山家饭粟:山居人家简单的饮食。
信步:随意漫步。
蔼然:和蔼可亲的样子。
三代上:指古代的文明。
好事:有益的事物。
扶持:支持、帮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送阮子俊归池阳》。诗中,诗人以袖中携带诸老义门诗为引,表达了对阮子俊精神风貌的赞赏,他充满活力,能提振病衰之人的精神。诗人称赞阮子俊不远千里而来,注重传播良好的风尚教化,而非个人的游历之事。在山居与简朴的交往中,他们谈论的是清淡的友情,而在行经驿站时,阮子俊因志向高洁而脚步从容。最后,诗人感慨阮子俊的行为体现了古道热肠,如同三代以上的贤人,他的善举值得后人扶持和学习。整首诗赞美了阮子俊的高尚品格和无私精神。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送严心传鄞县学教任满

贤哉昔鲁山,心地出芝兰。

不负义方教,相传本色官。

三年脚根正,万里路头宽。

须信功名事,要教人耐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严伯长教授邑庠任满

手扬教铎下龙汀,三载从容擅最称。

禄釜半虚家继廪,书窗独冷仕如僧。

狎曾问字春风坐,惜欠论心夜雨镫。

此去兰台芸阁邃,尚须时寄一溪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别单君范

寒山曾约醉梅香,桃李花时愿始偿。

四海旧交知有几,三年一见去何忙。

春光自好别情恶,老语无多赠意长。

送到溪头重回首,东风吹不住垂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张子乔之杭

文旆舞翩翩,西征兴浩然。

树香三井路,花影六桥船。

酒贵难为醉,诗清易得传。

丈夫须衣锦,宝重黑头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