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夜大雪投晓霁色恍然鸟语啁啾便有春意感而赋之

黄昏雪打窗,夜雨破幽梦。

晨光逗檐花,霁色晃池冻。

老木惊向荣,好鸟发微哢。

草根露纤芒,虫声试群哄。

空畦土匀酥,侧涧泉流湩。

腊尽杀气衰,春归生理共。

人情自多端,天意皆曲中。

悬知造物公,未厌萌区众。

艰难重时节,俯仰疲迎送。

心闲数造化,骨寒遭鬼弄。

那惊梅柳新,但饱藜藿供。

行须过田家,泥饮空社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夜晚到清晨的自然景象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黄昏雪打窗”,描绘了夜晚雪花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夜雨破幽梦”一句,将夜晚的雨声与人的梦境联系起来,暗示了外界环境对人心境的影响。

“晨光逗檐花,霁色晃池冻”两句,通过晨光的温暖与冻结的池水对比,展现了冬日早晨的鲜明色彩和生机。老木“惊向荣”,好鸟“发微哢”,则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复苏迹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草根露纤芒,虫声试群哄”描绘了草尖上初露的绿意和虫鸣的热闹,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空畦土匀酥,侧涧泉流湩”则通过土地的湿润和泉水的流动,表现了大地的复苏和生命的活力。

“腊尽杀气衰,春归生理共”表达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情自多端,天意皆曲中”则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为人的情感复杂多变,而自然法则却有着其内在的规律。

最后,“悬知造物公,未厌萌区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创造者的敬畏之情,认为万物生长是自然的旨意。“艰难重时节,俯仰疲迎送”则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适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对生命复苏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葛鲁卿送示近作一通二首(其一)

八驺尽屏如萦策,微步招寻老宾客。

离离草色乱沟塍,脚底春风随蜡屐。

蛰龙昨夜起洄潭,忽雷闪电飞千岩。

朝来遗珠落怀袖,复见国风歌二南。

公洗膏肓砭传癖,词伯儒宗蚤扬历。

诗成聊复贮锦囊,副在久应藏石室。

只今漂泊客烟村,高哦七字哀王孙。

有如此言公不食,东山那得留安石。

形式: 古风

次韵葛鲁卿送示近作一通二首(其二)

君侯胸次多筹策,岁晚翻为江海客。

小隐方营一把茅,幽寻定费几两屐。

公心落月印寒潭,出济巨川归筑岩。

追还正始游戏事,聊为风骚作指南。

我有幽忧如酒癖,起诵君诗春寂历。

天公下取气凌云,神物护持光满室。

老矣怀归葑上村,倚公佳句谱桐孙。

须公拯危纾旰食,快写车攻刊乐石。

形式: 古风

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其一)

上谒军门宜杖策,谁为兵家分主客。

猛将翻乘下濑船,幽人退整登山屐。

山泉闻似百花潭,山曲盘回十里岩。

丘壑夔龙人太息,那将捷径比终南。

吾邦旧事论三癖,佳处还堪记游历。

深讥表饵误朝廷,急赞烝尝安庙室。

避地来居水绕村,凫鹥哺子竹生孙。

苜蓿堆盘从野食,人爱当年二千石。

形式: 古风

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其二)

平生自愧无奇策,魔去径须呼逐客。

兀身聊欲避风尘,作意何能分履屐。

惊鱼畏网伏深潭,穷猿失木号重岩。

杀气涨天消息断,但想沧海浮东南。

囊无一钱诮钱癖,鲑菜醒人今齿历。

忍言走马过章台,空骇祝鸡馀土室。

伧父嗔侬语带村,锦心绣口拜天孙。

端为远谋箴肉食,谁能饶舌攻牢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