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提宫谏议沈公

贤材间出万人杰,行脱麻衣趋紫阙。

三朝出入持使权,凛凛声名洒冰雪。

往年作镇来金陵,天子临轩宣老成。

问公书画几万卷,品秩入奏编瑶琼。

延阁往往未尝有,诏札奖与光华生。

佥言公归坐廊庙,易节暂刺玄晖城。

恳请仙宫遽知止,车盖翩翩还故里。

粉娥执乐四时春,窈窕芙蓉新出水。

嘈嘈弦管鸾凤鸣,玉卮献酒公解酲。

人生快意似公少,家园乃是真蓬瀛。

数峰飞来云雾湿,琪树玲珑晓寒入。

绿池水照百花明,芳亭小榭佳宾集。

有时自赋归来篇,幅巾藜杖诗中仙。

秦晋诸子因避世,种柳栽桃安足怜。

顾我登门二十载,贵势能忘竟相待。

数奇自笑无所成,亦欲浮舟往沧海。

沧海云涛人不争,忘机可以超神凝。

比公进退殊未足,若问逍遥无鴳鹏。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颂扬了沈公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开篇即以“贤材间出万人杰”赞美沈公非凡之才,继而描绘其从平民到朝廷重臣的转变,以及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和声名远播。沈公曾镇守金陵,受到天子的亲自接见与嘉奖,其学问与艺术成就被赞誉为“几万卷书画”、“瑶琼编纂”,彰显其博学多才。

诗中描述沈公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充满诗意与宁静,如“粉娥执乐四时春,窈窕芙蓉新出水”,“嘈嘈弦管鸾凤鸣,玉卮献酒公解酲”。这不仅展现了沈公生活的惬意与雅致,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沈公的归隐生活充满了艺术与文化气息,与世俗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沈公的敬仰之情,认为沈公的进退虽不及某些历史人物,但其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如同“无鴳鹏”的自由飞翔,令人向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情的赞颂,展现了沈公作为一位杰出人物的独特魅力与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赠孙郎中

江潮夜涨北风恶,双橹喜逢溪岸泊。

桂阳史君贤故人,借问慇勤吏来数。

浮桥倾危暗难渡,静枕不眠听晓角。

平明自笑仆乘无,破帽赤髯行踸踔。

袖持漫刺前起居,屡叹穷愁手频握。

婴儿连死瘦妻卧,病骨尚遭谗喙喙。

壮志消尽同寒灰,生事无涯委藜藿。

男儿有命何足论,斗酒贳衣评旧学。

爱君新篇溢千楮,突兀寒宵见南岳。

龙蛇千丈老松杉,霹雳一声挥电雹。

岂宜偃蹇处郎曹,固合透迤步台阁。

天子聪明继尧舜,庙堂论道皆伊霍。

拔茅连茹收时才,尺寸高卑应不错。

君驰亨路鹗横秋,我困污泥龟缩壳。

形式: 古风

赠张参军

宣城之人张待举,高才未得见明主。

强将樽酒娱天真,犹得狂名落寰宇。

陶陶复陶陶,意气蛟龙豪。

沧溟岂是远,银汉不为高。

路逢郭子陵阳津,平生未识如故人。

相欢握手辄大笑,共访瑶池寻玉真。

天门夜叉识虑恶,为我无钱谨关钥。

兴阑却驾彩云归,别入红窗共君酌。

醉来兀兀乘扁舟,长溪水碧芙蓉秋。

愿逢万丈龙须席,卷取月明归玉楼。

形式: 古风

赠彭明微判官

昔谒公家贤侍郎,一见许我能篇章。

俸粳兵酒屡持送,时时解榻令登堂。

今喜清风传令子,回首亨衢脱双屣。

北堂归养太夫人,水陆珍羞称甘旨。

深沈大第蟠蛇鳞,儿孙蓝绶何诜诜。

有时宴喜列宾客,洞房粉黛桃花春。

玉指纤纤拂弦索,轻云凝碧罗衣薄。

主人快意妾争妍,松上女萝知有托。

君不见景太傅,杀身本为功名误。

又不见张舍人,朝为近侍夕为民。

古来宠辱亦如此,安用浮云缠此身。

爱君进退真得所,不负青春领歌舞。

我方两鬓扑黄尘,梦寐江南思旧土。

别君去,将拂衣,扁舟若渡历阳月,愿听新歌酩酊归。

形式: 古风

赠陈懒散

懒散翁,何怪奇。

形容磊落似元亮,情性孤高如伯夷。

灵台莹彻轩辕镜,妍丑默辨毫与釐。

生涯只寄一壶酒,万事掉头予弗知。

或乘烂醉说儒佛,风云座上腾蛟螭。

显晦自任不可测,头角变化将有时。

惊人一鸣,冲天一飞。

岂能龊龊事小隐,尧舜君臣方有为。

懒散勿懒散,石渠金马须翁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