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地

踏破芒鞋觅地难,廿年今始见重峦。

形成双凤冲天起,局转群龙护穴蟠。

最喜邑城为武库,更逢潴水灿文澜。

青天有意开奇胜,留与先人一席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得地》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发现宝地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首联“踏破芒鞋觅地难,廿年今始见重峦”,诗人以自己艰辛的寻觅过程开篇,用“踏破芒鞋”形象地表达了寻找宝地的不易,而“廿年”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直到今日才得以见到连绵的山脉,暗含着对最终发现的欣慰和感慨。

颔联“形成双凤冲天起,局转群龙护穴蟠”,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发现的宝地比作展翅高飞的凤凰和守护的群龙,不仅描绘出宝地的壮观景象,也寓意着此地具有非凡的潜力和价值,能够吸引并保护着珍贵的事物。

颈联“最喜邑城为武库,更逢潴水灿文澜”,进一步展开对宝地的赞美,将之比作藏兵的武库和充满文化光芒的水体,暗示这里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还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知识与力量的源泉。

尾联“青天有意开奇胜,留与先人一席安”,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认为上天有意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胜景,并希望将其留给后人,作为安居乐业之地,体现了对后代子孙的关怀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发现宝地的喜悦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未来世代的深思,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思圣弟三水庠报

文名久擅穗城西,佳士新词入品题。

江淹彩笔曾经梦,刘向青灯不负藜。

礼乐金声光月伴,衣冠柳色映烟堤。

莫言三水飞鸿晚,伫听音书报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答四弟贺添仲孙之作

蹠掌青云当户开,再逢维岳降祥来。

莲峰翠耸金牛渡,珠海光投玉燕怀。

但愿门前垂五柳,敢誇日后应三槐。

积书幸得儿孙读,可有文章接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寄四弟卜筑夷门

昔年山穴隐封茔,此日高栖彩凤城。

策画未工田舍计,贻谋惟善子孙营。

须知卜筑如灵宝,更忆围园似邵平。

老去只愁风土恶,早迁仁里乐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除夕

乡关遥隔海天长,孤馆寒灯夜未央。

随俗送穷频酌酒,怀人多病一沾裳。

十年书剑空成梦,半世风尘也自伤。

今日尽禳东浙事,年来斑舞醉壶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