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螺溪

子舆辍肉为闻声,德洽民心苦好生。

智者教行尤可尚,放螺从此得溪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赵抃在宋代对于放生行为的推崇与实践,体现了其深厚的道德情怀和对生命的尊重。首句“子舆辍肉为闻声”借用了孟子的故事,子舆因为听到动物的哀鸣而停止吃肉,以此表达对生命的同情与敬畏。接着,“德洽民心苦好生”则进一步阐述了赵抃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让仁爱之心渗透到民众心中,倡导爱护生命,反对残忍。后两句“智者教行尤可尚,放螺从此得溪名”强调了智慧的引导作用,通过放生螺蛳这样的小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慈悲心,也使得放生溪这一地名得以流传,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理念,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男㞦游天台石桥览先祖诗因成

石桥吾祖昔留诗,句有天寒树著衣。

山下老僧能叹咏,诸孙三岁与光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锡杖泉

丛林枯槁井难穿,珍重禅师道力坚。

一旦出庵携一锡,卓山随手涌甘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

巾顶广轩逢杪秋,万家云屋接丹丘。

主人欲尽行人乐,更向东吴共泛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泛舟离台港

赏遍舟丘上画船,旌旗金鼓满晴川。

潮平难繂舟人望,一似离杭过越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