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故广平员外旧宅

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

绿杨树老垂丝短,翠竹林荒著笋稀。

结社僧因秋朔吊,买书船近葬时归。

平生欲献匡君策,抱病犹言未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冷清的街道巷口让我忍不住哭泣,三岁的孤儿穿着破旧的麻布衣。
老杨树上的枝叶稀疏,翠竹林中新生的竹笋也很少。
秋天的社团僧人因哀悼而聚集,买书的小船在接近安葬的日子归来。
我一生都想为国家出谋划策,即使抱病在身,仍坚持不放弃努力。

注释

门巷:街道巷口。
萧条:冷清。
涕洟:哭泣。
遗孤:孤儿。
著麻衣:穿着破旧麻布衣。
绿杨树老:老杨树。
垂丝短:枝叶稀疏。
翠竹林荒:竹林荒芜。
著笋稀:新生竹笋很少。
结社僧:社团僧人。
秋朔:秋天。
吊:哀悼。
买书船:买书的小船。
葬时归:接近安葬的日子归来。
平生:一生。
欲献:想为。
匡君策:为国家出谋划策。
抱病:抱病在身。
未息机:坚持不放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景和一种怀旧的情感。开篇“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两句,通过对荒废门前细小水渠和年幼孤儿穿着粗糙麻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贫困与凄凉的画面。接下来的“绿杨树老垂丝短,翠竹林荒著笋稀”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氛围和环境的荒废。

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中,通过“结社僧因秋朔吊,买书船近葬时归”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其中,“结社僧因秋朔吊”可能暗示着对逝去岁月的一种追思,而“买书船近葬时归”则显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通过“平生欲献匡君策,抱病犹言未息机”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即使在病中也仍旧挂念着国家大事。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忠诚与担当,也反映出其内心的不甘平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怀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

八角红亭荫绿池,一朝青草盖遗基。

蔷薇藤老开花浅,翡翠巢空落羽奇。

春榜几深门下客,乐章多取集中诗。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壁渔矶几处逢。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

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

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茆亭

鸳瓦虹梁计已疏,织茅编竹称贫居。

剪平恰似山僧笠,扫静真同道者庐。

秋晚捲帘看过雁,月明凭槛数跳鱼。

重门公子应相笑,四壁风霜老读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郊村独游

岁闰堪怜历候迟,出门惟与野云期。

惊鱼掷上绿荷芰,栖鸟啄馀红荔枝。

末路可能长薄命,修途应合有良时。

市头相者休相戏,蹙膝先生半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