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内乡县》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沉的乡村景象。首句“岩邑千山里”展现了内乡县地理位置的险峻与偏远,四周被群山环绕。接着,“荒村户半逃”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村庄人口大量流失,生活困苦。
“晓餐炊橡栗,寒火爇蓬蒿”两句,通过早晨村民以橡栗为食,夜晚只能烧蓬蒿取暖的情景,刻画出村民们生活的艰辛和物资的匮乏。这里运用了对比,橡栗和蓬蒿都是低贱的食物,凸显了他们的贫困。
“深秀非盘谷,凋零类石壕”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深秀丽,但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的衰败和战争痕迹,如同古代战乱频繁的石壕地区一样,充满了凄凉和凋敝。
最后两句“自伤无善政,抚问敢辞劳”,诗人表达了对当地百姓苦难的深深同情,以及对自己未能推行良好政务的自责,他愿意不辞辛劳地去抚慰和询问民众,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忧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乡县的社会现实,反映了明朝时期乡村生活的艰难,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