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赋(其四)

骤雨知何处,一溪秋水生。

苦吟肩鹤瘦,多病耳蝉鸣。

隐几惟便睡,挑包正倦行。

山深明月夜,乞我半窗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骤雨过后不知它来自何方,一条小溪泛起秋天的波光。
苦于诗思枯竭,肩头瘦得像鹤;疾病缠身,耳边只有蝉鸣声声。
倚着几案只想沉睡,背着行囊长途跋涉已感疲倦。
在这深山明亮的月夜里,只求能有一半窗户的清风入梦。

注释

骤雨:突如其来的雨。
生:产生,出现。
苦吟:艰难地吟诗。
肩鹤:形容诗人消瘦如鹤。
耳蝉鸣:耳边蝉鸣声。
隐几:倚着几案。
便睡:随意入睡。
倦行:疲惫的行程。
山深:深山之中。
乞:请求。
半窗清:半扇窗户的清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心态。

“骤雨知何处,一溪秋水生。”两句以清新自然的情趣开始,骤雨过后,一溪秋水因而变得更加清澈,这是对静谧生活的喜悦与赞美。

“苦吟肩鹤瘦,多病耳蝉鸣。”诗人通过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描述,传达了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不为物累的情怀。

“隐几惟便睡,挑包正倦行。”这里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隐几而睡,挑包而行,既是对隐逸生涯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山深明月夜,乞我半窗清。”最后两句则将景物与自己的愿望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夜晚、清澈月光的向往,以及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清净。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又赋(其三)

病里心如故,闲中事更生。

睡猫随我懒,黠鼠向人鸣。

羽扇看棋坐,黄冠扶杖行。

灯前翻自喜,瘦得此诗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又赋(其二)

一病四十日,西风草木凉。

倚床腰见骨,览镜眼留眶。

倦策吟诗杖,频烧读易香。

夜深排果饵,乞巧大医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又赋

一番潮信过,时暂脱熬煎。

心似辘轳转,身如徽纆缠。

夜听饥鼠啸,昼看伏雌眠。

急雨千山动,应知为解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万安县

青山曲折水天平,不是南征是北征。

举世更无巡远死,当年谁道甫申生。

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皇恐声。

传语故园猿鹤好,梦回江路月风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