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菰城

迢迢下菰城,乃在衡山址。

卜筑自何人,云是楚公子。

连峰负崇墉,重皞抱溪水。

得非蒸土成,讵乃久不圯。

衢路化为田,睥睨犹可指。

牛羊恣来牧,狐兔穴不起。

想当豪贵时,宾客盛莫比。

高门游侠窟,诸侯交贽礼。

剑佩纷相摩,杂沓曳珠履。

荣华不可常,零落今如此。

岂徒雍门琴,独下田文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衡山脚下的古城——下菰城,据传是由楚国公子所建。诗人通过描绘连绵的山峰、崇高的城墙、环绕的溪流,展现出古城昔日的雄伟壮观。他想象昔日豪贵之时,城内宾客如云,高门显赫,剑佩交错,繁华热闹。然而,如今的下菰城已风光不再,道路化为农田,昔日的奢华已成遗迹,只有牛羊放牧和自然生态留存。诗人感慨荣华易逝,繁华落尽,暗示了世事无常,如同雍门琴声和田文泪,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岘山

苍山走南门,雉堞隐相并。

明湖眇东汇,乱石皆北向。

势如渴虹奔,饮首临巨涨。

孤亭压其颠,洼石类盆盎。

十手可对饮,斧凿自天匠。

平生爱山水,脱身事幽访。

落帆绝壁下,登探俯清旷。

冥冥沙鸟逝,泛泛渔舟漾。

崩崖露黄肠,云是古人葬。

我闻襄阳山,兹名乃相况。

羊公仁足怀,杜子功可尚。

当时一跻攀,山势益增壮。

愧我非古人,登兹独惆怅。

且当随鸥鹭,散发凌浩荡。

长啸天地间,身名两俱忘。

形式: 古风

陈武帝宅遗址

霸先亦人杰,出自太丘陈。

洗马初南迁,卜宅苕溪津。

山川钟奇秀,末运生异人。

出当梁祚衰,殷忧致经纶。

拯溺济横流,受禅主生民。

化家乃为国,霸业谁与伦。

我来吊遗址,四望静无邻。

狐兔窜古瓦,寒烟暮氛氲。

哀泉泻幽壑,鬼火明荆榛。

感此兴废理,乘时各有因。

忧来藉芳草,叹息泪盈巾。

形式: 古风

过云居精舍

逶迤度前峰,到寺行屡歇。

斋庖竹外烟,汲路松间雪。

观水悟真源,闻香解禅悦。

欲共老僧言,相对还无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迁居怀沈都事

岁晏共依仁,孤舟泊烟麓。

以君吏隐地,息我静者躅。

家贫乞假多,情狎儿童熟。

留滞连冬春,绕庭芳草绿。

开尊对疏雨,悬灯照深竹。

谁知今夜别,独掩高楼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