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信黔西去,相随泛海云。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
老泪不空洒,此情倾向君。
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
这首清代诗人陈奕禧的《卢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卢舜徒在分别之际的深深不舍之情。首句“谁信黔西去”以疑问语气起笔,暗示了出乎意料的离别,而“相随泛海云”则描绘了两人一同乘船远行的情景,如同浮云般飘渺不定。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直接揭示了离别的必然性,但诗人深知此次分离难以避免,却仍因情感深厚而难以割舍。“老泪不空洒”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泪水并非无由,而是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此情倾向君”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这份情感超越了普通的离别之情,直指内心深处。“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借用李白《赠汪伦》中的典故,强调友谊之深,暗示即使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自己对友人的感情深厚,这种情感共鸣超越了时空,不仅是古人所知,也是当世所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不详
暖日晴风弄远晖,好山嘉树绿成围。
唤回僧梦蒲牢响,点破溪烟属玉飞。
麦陇近秋垂穗熟,鱼梁向晚得鲜归。
何人解作诛茅计,莫叹桃源客到稀。
云顶关头路,丛篁绕翠微。
蹴花双燕下,带雨一僧归。
吟兴消长昼,春寒上裌衣。
朋俦尽何在,行处颇忘机。
对客衔杯睡已迟,夜凉欲到被先知。
暗风将雨窗前过,正是驿楼酒醒时。
燕丹日夜思报秦,好客不减平原君。
朝游燕市伴屠狗,夕入东宫为上宾。
感君意气惟君使,函关西向轻生死。
片言立杀樊将军,日暮悲歌临易水。
易水萧萧疾风雨,渐离击筑声何苦。
道旁送者涕纵横,壮士驱车不复顾。
图尽须臾见匕首,惊起秦王环柱走。
只今犹恨夏无且,英雄功败提囊手。
擿王不中置锟铻,事后论人剑术疏。
当时谁入虎狼国,自是昂藏一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