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愁思(其二)

明月印野水,暮色进旅愁。

仆痡主亦疲,心口相怨尤。

茅舍劣容膝,弛担聊小休。

会当理归策,甘彼穷山囚。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倒映在野外的水面,傍晚的景色增添了旅途的忧愁。
仆人疲惫不堪,主人也感到劳累,内心和身体都充满怨恨和不满。
简陋的茅屋勉强能容纳膝盖,放下担子暂且稍作休息。
我应当整理行装,即使回归的路途艰难,我也甘愿像被囚禁在穷山之中。

注释

野水:野外的水面。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或思乡之情。
仆痡:仆人疲惫。
心口:内心和身体。
聊小休:暂时休息一下。
归策:回归的计划或打算。
穷山囚:困居在偏远山区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的孤寂与疲惫之情。"明月印野水",画面清冷,月光倒映在静谧的野外水面,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感。"暮色进旅愁",暮色加深了诗人的旅途忧思,暗示了行程的艰辛和内心的困扰。

"仆痡主亦疲",诗人以马匹的疲惫比喻自己身心的劳累,表达了长途跋涉后的困顿。"心口相怨尤",直接抒发了内心的不满和抱怨,揭示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苦闷。

"茅舍劣容膝",简陋的茅屋勉强能容纳身躯,显示出旅途中的艰苦条件。"弛担聊小休",暂时放下担子稍作休息,短暂的宁静中透露出疲惫的渴望。

最后两句"会当理归策,甘彼穷山囚",诗人决定整理行装,即使身处荒僻的山中,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命运,流露出一种坚韧和对归乡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愁苦与坚韧。

收录诗词(96)

罗与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行愁思(其一)

日落烟欲横,山寒翠将滴。

荒村渺愁人,跬步触四塞。

路遥两髀酸,颇恨身不翼。

舍策还怅然,倦倚松下石。

形式: 古风

中秋步月(其二)

幽人披襟来,步此一庭月。

如渡滹沱冰,似泛山阴雪。

谁将羌管急,间彼邻杵切。

冉冉秋思生,令人欲愁绝。

形式: 古风

中秋步月(其四)

光阴若劈箭,行乐常恐迟。

人生百岁客,扰扰竟何为。

四美古难并,千年调亦痴。

面生不我弃,邀月聊自怡。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中秋步月(其五)

景物与意会,撚髯声悲鸣。

一语得总持,万状就使令。

以我诗思苦,赏此秋月明。

今□月影里,几人同此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