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踪逐浪萍,几度过临平。
人语水相应,帆移山倒行。
鹭飞秋屿冷,虹饮晚川明。
不是凭诗句,丹青写得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复之的《过临平》,描绘了诗人独自漂泊如浮萍,多次经过临平的情景。首句“孤踪逐浪萍”形象地写出诗人的孤独和漂泊不定,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次句“几度过临平”则强调了诗人频繁的行程。
“人语水相应”一句,通过人声与流水的呼应,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接下来,“帆移山倒行”运用了奇特的视角,形容船行时山仿佛在倒退,进一步强化了动态感。
“鹭飞秋屿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白鹭飞翔于冷寂的岛屿之上,增添了季节的凄清。最后一句“虹饮晚川明”以虹为线索,展现傍晚时分,彩虹映照在明亮的河川上,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瑰丽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诗人并非仅凭诗句表达,而是试图将这些瞬间捕捉并转化为丹青画卷,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不详
琅然笑语响空山,两袖清风倚曲栏。
木落顿惊秋色迥,竹高先觉晚西寒。
年华流水声中去,世事浮云影里看。
载酒登临真解事,人间不似醉乡宽。
天寒岁晚江湖客,一段风烟画卷昏。
聚蟹声喧枯苇■,飞鸿影落断桥村。
归云寺带翠微暝,逆水帆拖白漾浑。
东去西来见鸥伴,盟寒祇有愧心存。
越口对吴头,风烟画出秋。
帆遥疑不动,鸥下若相投。
云敛山争出,潮生水逆流。
平生得意处,杯酒凭江楼。
飞阁岧峣倚天半,千里秋毫掌中看。
城下江声铁马行,梁间日影金蛇窜。
词客寂寥光景闲,秀色不改惟西山。
朝来敛黛作眉语,问此风月何当还。
便须领略追绝唱,终古发扬无尽藏。
惜哉元婴不读书,笔端祇作蛱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