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同祝鸣皋诸文学再游西山得诗四首天(其一)寿山谒诸陵

紫殿衣冠肃,玄宫剑玺遥。

天回群后集,地迥百灵朝。

文字垂羲画,声歌咽帝韶。

万年沾洒处,寒雨动青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时节,诗人与祝鸣皋等文士一同游览西山,在寿山拜谒陵墓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庄严、肃穆的氛围。

首句“紫殿衣冠肃”,以“紫殿”象征皇家的庄严,而“衣冠肃”则描绘出人们穿着整齐、庄重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恭敬的气氛。接着,“玄宫剑玺遥”进一步强调了陵墓的神秘与神圣,通过“玄宫”、“剑玺”等词汇,暗示了陵墓内可能藏有重要的历史文物或象征权力的物品。

“天回群后集,地迥百灵朝”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增强诗歌的意境。天空回转,仿佛万物归于宁静,群星之后聚集,象征着某种力量的汇聚;大地辽阔,百灵(泛指各种神灵)朝拜,展现出对陵墓的敬畏之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对陵墓主人地位的尊崇。

“文字垂羲画,声歌咽帝韶”则将历史与文化融入其中。“文字垂羲画”指的是文字的起源与传承,通过“羲画”(传说中的伏羲氏所画的八卦图)象征文字的古老与深远影响;“声歌咽帝韶”则描绘了音乐的哀婉,通过“帝韶”(古代帝王的音乐)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最后,“万年沾洒处,寒雨动青霄”以“万年”形容时间的久远,暗示陵墓的永恒存在;“沾洒”则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寒雨动青霄”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庄重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陵墓的纪念与缅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陵墓的庄严与哀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先人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仲秋同祝鸣皋诸文学再游西山得诗四首天(其二)湖上

积水湖天合,泠泠帝阙西。

逶迤云色净,掩映日华低。

凤吹临高岸,龙舟出大堤。

桃花源咫尺,洞口夕闻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仲秋同祝鸣皋诸文学再游西山得诗四首天(其三)游玄真观

积翠三天迥,飞梁百尺横。

星河浮玉砌,云雾揽金茎。

羽客青泥饭,仙人赤石英。

何年生羽翼,尘外访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仲秋同祝鸣皋诸文学再游西山得诗四首天(其四)携尊翠微阁晚坐

振锡千林暮,移尊片月秋。

不辞青嶂远,聊共白云游。

洗钵花台静,悬灯竹径幽。

朝来挈小朗,乞食向牛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答李惟寅病中见寄

岂是趋朝懒,风尘损壮颜。

闭门芳草合,高枕白云闲。

柳色溪南棹,莺声郭外山。

遥怜作赋客,魂梦屡跻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