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玩月

三五平分九十秋,良宵得月倍清幽。

风飘丹桂从天落,潮带冰轮入港流。

锦里先生来海峤,绛纱弟子住瀛洲。

光阴荏苒真堪惜,老矣吾还秉烛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佳节赏月的场景与心境。首句“三五平分九十秋”以数字“三五”指代十五日的满月,与“九十秋”相呼应,点明时值秋季,月圆之夜。次句“良宵得月倍清幽”,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清雅与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接着,“风飘丹桂从天落,潮带冰轮入港流”两句,运用浪漫的想象,将丹桂随风飘落与月亮在潮水中流动的景象融合在一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诗意的意境,仿佛是天上之景落入人间,给人以无限遐想。

“锦里先生来海峤,绛纱弟子住瀛洲”则通过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不同人物在中秋之夜的不同活动,锦里先生或许是在海边赏月,而绛纱弟子可能居住在仙岛之上,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对比,既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又增加了其文化内涵。

最后,“光阴荏苒真堪惜,老矣吾还秉烛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诗人虽已年老,但仍愿意在月光下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中秋之夜,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陈廷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澎湖杂咏(其四)

润下因何自上来,空中真有撒盐才。

庖人若解为霖味,清水调羹只用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澎湖杂咏(其十四)

裙布终身既富饶,翻嫌罗绮太轻飘。

桑麻机杼浑多事,自有鲛人会织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澎湖杂咏(其十七)

海阔常多拔木风,工师故作小房栊。

自家门户低头惯,行到高堂尚曲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赠仞千工部

罗山历历数方家,俊逸如君信足誇。

树帜骚坛分鼎足,扬镳黉序若冲牙。

久传笔砚珊瑚架,独擅词章锦绣花。

未听钧天韶乐奏,虫吟窃自乱涂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