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居士为何良贵曲

东山之地钟情灵,眼中景物兼赤城。

老松倒浸石欲坠,小溪新涨桥已平。

斯人爱此结幽契,偃仰十载无逢迎。

心源落落饱六籍,词锋烨烨摧五兵。

既非是甘泉石,又不为薄公卿,胡为久此岩之扃。

信知我生皆有命,区区宠辱何足惊。

一朝持铎乐安去,嗟哉吾道斯大鸣。

君不见晋朝谢安石,幡然一起慰苍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东山的居士的生活与心境。开篇“东山之地钟情灵,眼中景物兼赤城”以东山的自然美景起笔,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接着“老松倒浸石欲坠,小溪新涨桥已平”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和谐。

“斯人爱此结幽契,偃仰十载无逢迎”表达了这位居士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心源落落饱六籍,词锋烨烨摧五兵”则展现了其深厚的学识和锐利的思想,暗示他不仅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也在精神层面有所建树。

“既非是甘泉石,又不为薄公卿,胡为久此岩之扃”通过对比,强调了居士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坚守。接下来“信知我生皆有命,区区宠辱何足惊”表达了对命运的豁达态度,认为个人的荣辱得失并不值得过分在意。

最后,“一朝持铎乐安去,嗟哉吾道斯大鸣”预示着居士即将离开隐居地,前往乐安,其道将广为人知,影响深远。而“君不见晋朝谢安石,幡然一起慰苍生”则以历史上的谢安为例,暗喻居士虽隐居,但其思想与行动将如同谢安一样,最终惠及苍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山居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精神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礼闱下第有作

挟策观光上国来,细柳东风催马蹄。

天墀满拟万言献,日华岂料五色迷。

潞河归舟荡轻桨,一路风光亦寄赏。

杏苑来春依旧红,马首何须更惆怅。

形式: 古风

殿试后作

吾曹草茅士,何幸逢亨嘉。

春风叨奏礼闱捷,临轩制策颁黄麻。

彤墀独对日正午,万言走笔如龙蛇。

登名龙虎榜,致身帝王家。

宫守于我有,言责于我加。

敢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思民何道底温饱,致君何术如重华。

寄言我辈新郎君,东涂西抹非所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送鲍惟德任袁州经历

当时三献荆山璞,不意良工竟遗落。

故人已总内台纲,先生始入袁州幕。

人生赋命有疾迟,尽心莫问官崇卑。

君今佐政黄堂上,须念闾阎赤子饥。

形式: 古风

恩赐宁亲卷为汤文玑赋

君不闻曾参养亲志,区区口体何足数。

又不闻徐庶方寸乱,蜀汉功名弃如土。

吾皇大孝八极御,人人曾参与徐庶。

看君终日悬孝思,诏许宁亲五羊去。

行行且莫迟车轮,倚门斜日愁正殷。

君量越水几千尺,试比亲恩谁浅深。

秋风到晶趋庭闱,菜衣戏舞称金卮。

劝君努力继前哲,应丑人间不孝儿。

形式: 古风